人在美恐,大杀特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苏醒进度003:结伴

徐听宇配合的踩下刹车。

士兵走到车窗前道:“先生,前方出现了一些状况,警卫队正在处理。”

“暂时无法通行,请换一条路走吧。”

他好奇问道:“是吗?能问出了什么事情??”

“抱歉,这是机密。”

“好吧,可周围也没第二条路了,我该怎么走?”

“给,按照上面的路线走就可以了。”

士兵递过来一张打印的地图。

手里还拿着厚厚一叠,显然,只要是路过的就会被禁止通行。

徐听宇看了看,上面详细画出一条路线。

60年代建的,后来城镇改建便废弃不用了,荒废很久。

几乎被沙土掩盖了。

位于左边戈壁,大概90英里(144公里)就可以重新回到州级公路。

既然是官方办事儿,那也只能配合了。

“谢谢。”

他把地图放在手边贴住,调转车头按照指示离开了。

很快所见之处只剩一种颜色。

土黄色的戈壁。

土黄色的天空。

土黄色的灰尘。

感觉整个人都要变黄了。

但视觉冲击还挺不错,第一次来戈壁的人会觉得很新颖。

不过随着时间渐渐推移,就觉得千篇一律很枯燥。

视觉疲劳。

而且气温也越来越高,开着空调都感觉有些燥热。

不知过了多久。

徐听宇发现前方一处山坡的阴影位置,停了一辆房车。

米黄色。

正是之前看到的那辆。

四个人坐在帐篷下面,说说笑笑的休憩。

两男两女。

一对将近五十岁,明显是夫妻。

一对三十岁左右,举止亲密,男子长得和中年夫妇比较像。

很典型的家庭旅行团。

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多。

徐听宇也准备休息休息,太热了,车子都要扛不住爆缸了。

路过对方时,对着窗户笑着挥了挥手打招呼。

四人也友善的回应了一声。

随后停在百米外的另一个山坡阴影,下车伸胳膊伸腿活动筋骨。

很快,那中年男拿着一罐啤酒信步走过来。

“嗨,你好伙计。”

徐听宇笑道:“嗨,有什么事儿吗?”

中年男递过啤酒:“你是独自房车旅行吗?准备去哪里?”

“谢谢。”他接过来道:“初步规划先一路去加利福尼亚州,你们呢?”

中年男点点头:“哦~我们目的地是德州,很高兴认识你,我叫肖恩。”

“ME-TOO,可以叫我徐。”

俩人开始轻松的交谈。

果然和推断的一样,他们就是家庭旅行。

那年轻男子是他们儿子,女子则是儿媳妇。

聊了一会儿,对方热情邀请他过去认识一下家人,一起吃晚餐。

徐听宇没有拒绝这份儿好意。

出门在外,相互都给点面子。

能遇到也是缘分。

于是回车里拿了一些食物过去了。

肖恩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妻子,莎拉,这位是徐,一位旅行作家。”

徐听宇主动伸手:“你好,莎拉女士。”

“你好先生。”莎拉起身友善的握手。

肖恩继续介绍:“这是我儿子杰克曼,这是他妻子安吉尔。”

徐听宇也一一和他俩握手,表示很高兴认识。

双方就算认识了。

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野餐,说说笑笑,气氛很不错。

没有因为初次认识感到尴尬。

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随便吃对方的食物。

每次都是佯装拿起来要吃,但马上就接话茬又顺势放下。

尽可能表现的不刻意。

毕竟是恐怖片存在的世界,谁知道会不会突然遇到点什么。

这一家可能没问题。

但不保证不出别的意外。

警惕点总没错。

安吉尔惊喜道:“你写恐怖小说呀,这可太好了~请问书名叫什么?”

徐听宇点点头:“是的,不过过气很久了,最出名的是《惊悚镇》。”

安吉尔赶紧拿出手机搜索,却发现信号全无了。

不免郁闷的吐槽:“该死,那些议员都是骗子,说好的覆盖信号塔呢!”

杰克曼附和道:“指望他们,还不如期待上帝亲自建设。”

徐听宇笑而不语。

别看美利坚暂时还是地球霸主,但基建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了。

不是说不能造,而是没动力。

本来就地广人稀,建那么多干嘛,资本家可不干赔本买卖。

所以恐怖片经常出现手机没信号情节,倒不纯粹是为了剧情服务。

现实中也是这样。

除非花钱买卫星电话,或开通星链。

安吉尔放下手机:“先生,那你有带着实体书吗?”

徐听宇点点头:“当然,你想看吗?”

“YES!”

“好,稍等一下。”

他返回房车找出一直携带的《惊悚镇》,很久之前就带着。

书页都有些卷了。

安吉尔期待的接过去阅读。

第一页时感觉很普通,就和常规的恐怖小说桥段一样。

主角是个新闻记者,因为不相信某地方闹鬼,于是前去调查。

吧啦吧啦。

不过耐心看着看着,便不知不觉被吸引了。

怎么说也是巅峰期的畅销作,自然是有点实力的。

杰克曼凑过去:“看起来很精彩啊,先让我看看。”

安吉尔拍了他的爪子一巴掌:“别打扰,我先看完再说。”

肖恩笑呵呵道:“等到了大城市,我要去书店买几本也看一看了。”

徐听宇自信一笑:“非常感谢支持,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就这样惬意的到了快八点。

天色肉眼可见的暗下来,吃饱喝足也该出发了。

通常身处这种荒无人烟的戈壁,能不过夜就不过夜。

因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

尤其是突然生病了,那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肖恩一家开车在前。

徐听宇跟在后面。

夜色越来越深,白天还热得人像羊肉串一样滋滋冒油。

现在就凉的得穿长袖才行了。

这就是戈壁环境的特点。

而且所见之处漆黑一片,车灯范围外,什么也看不到。

只有漫天的银河璀璨无比,倒是非常漂亮。

徐听宇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留念。

开了半小时左右。

肖恩突然示意停止后停下房车,拿着地图快步走过来。

“徐,你也有这个地图吧?看看接下来怎么走,我有点搞不清楚了。”

俩人开始对着地图研究。

下面的路好像有两个分支,不过印的字太小太模糊,看不清楚。

所以不太好分辨到底走哪条。

“是不是该走左边这条呢?”

“我觉得不是,看线条指向的是另外一个方向。”

“这样吗……”

研究了好一会儿,最终可算搞清楚,确定了方向。

走第一个岔路即可。

于是重新出发了。

到了九点半,有惊无险顺利来到了地图标记的明显地点。

不错,没有因此走偏迷路。

又开了一会儿,前方路边赫然出现一个大路牌。

有些年头了,上面的画像和文字因为风吹雨打,已经非常模糊。

但还能勉强看出写的内容。

好像是〔杜蒂夫人蜡像馆〕??

这说明前方有小镇了。

大家都为之一振,今晚不用露宿了。

果不其然。

不多时,前方赫然出现了一片光亮。

靠近后可以发现,这是一个规模非常非常小的小镇。

堪称迷你版。

只有二十几栋老式建筑。

一座教堂,一座蜡像馆。

一个便利店+汽油站。

路边停靠着汽车也都是老款。

推断常驻人口大概就百人左右吧。

这倒是挺正常的,这样的小镇在美利坚比比皆是,尤其是铁锈带周围。

甚至还有只剩1个人的村镇。

不过电子地图却没标记这里,并且在户外看不到一个居民。

极其安静。

两辆房车停在加油站旁边。

剩余的油快见底了,正好补充一下,休息休息。

走下车,徐听宇左右看了一圈。

看到便利店旁边的二栋小楼,似乎有个人正透过窗户向外打量。

看到他抬头望来,急忙拉上了窗帘。

另外,还隐约听到一楼有男女吵架声音时不时传出来。

肖恩喊道:“哈喽?请问有人吗?我们需要加油。”

喊了两遍,没人应答也没人出来。

徐听宇道:“是不是员工已经下班了?”

就在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时,一名男人终于从便利店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