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汉灵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皇长子很好

“婶母,听闻大皇子入宫读书?”

雒阳北宫,崇德殿。

温暖的殿阁中,传来孩童嬉笑声,两岁的皇次子刘协正在宫人的看护下玩耍。

太后董氏坐在不远处,笑眯眯看着小孙儿,董重跪坐在太后一侧,为太后斟茶。

听董重提起皇长子,董氏没好气道:“大皇子来了北宫,倒是来拜见我了,除此之外,也没有专门见过面。”

董重倒茶的动作微微一顿,低声道:“听闻陛下有意立皇长子为太子……”

“哼!”

董氏没好气道:“何氏那个贱人,定是又要趾高气昂了。”

自古婆媳关系很难相处,皇家也不例外。

太后董氏为藩王妃子,和先帝没什么关系,虽然名义上是太后,但没有干政的权力。

因此,董氏天然比正式的太后矮了一截。

皇后何氏又是个恃宠而骄的个性,知道太后在宫中地位低,便更加不敬重。

以往董氏见了何氏,都要提前绕道,省得眼见心烦。

自从王美人被毒杀,何氏被皇帝嫌弃,何氏性子才收敛几分,不敢和董氏对视。

如今何氏复宠,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像以前一样专横跋扈。

正想着,刘协跑了过来,原来是宫人给的糕点好吃,特地跑过来孝敬祖母。

“皇祖母……这好吃……皇祖母吃……”

“哎,我的好协儿。”

董氏接过刘协递来的糕点,笑眯眯吃下,刘协一转身,又去玩儿了。

董氏看着刘协的背影,微微叹了一口气。

“何氏专横霸道,因为王美人生下协儿,竟然派人将她毒死,真不知道协儿如何在这后宫存活。”

董重安慰道:“婶母看紧点就是了。”

正说着话,侍从高声唱报:“皇帝驾到!”

董重急忙起身,拱手告退。

走到门口,正好和皇帝面对面。

刘宏昂首道:“董卿,来看望太后?”

“是。”董重答道。

“太后近来可好,今日心情如何?”

“太后正在照看二皇子,陛下要去看望太后,臣下就不打扰了。”

“去吧。”

董氏权势不足,连带董家外戚也不怎么受重用,董重是个木讷人,见了皇帝也没什么话说。

董重离去,刘宏快步走进崇德殿。

刘协看见皇帝,远远跑了过来,嘴里高喊着:“父皇,父皇。”

刘协虽然只有两岁,却已经颇善言辞,平日里也十分机灵,很招人喜欢。

刘宏每次见了小儿子,总要高高抱起,亲昵一番,可是今日,刘宏没有抱儿子的心情。

梦中,刘协献国的场景不断再现,让刘宏对小儿子的好感不断下降。

看着眼前的孺子,想到他献出了四百年大汉基业,刘宏眼角微微一颤。

不过,这种隐秘想法不宜被外人知道,刘宏照旧抱起小儿子,亲昵有加。

太后坐在不远处,呼唤儿子过来。

“皇帝,这边来。”

刘宏抱着小儿子,笑着来到母亲身前,跪坐在一旁。

董氏问道:“皇帝,今天来崇德殿,有何要事?”

“我就不能来看看母亲?”刘宏反问道。

董氏笑道:“整个后宫都知道,皇帝最近十分繁忙,后宫佳丽一律不见,只专注于养马。”

刘宏叹息道:“母亲该知道,我自从熹平兵败,在军中一直缺少威望,这不想着借着训练新军,多在军中安插一些人手吗?

“母亲不知道,战马有多贵,我要一支听话的军队,就想着什么东西都自己置办,可要是买了马,置办辎重的钱就没了。

“我就想着,先从养马开始,了解战马行情与采购渠道,这才刚刚开始……”

刘宏训练新军,肯定不是重新组建,而是在禁军和地方军中选拔优秀士卒,加以训练。

这些士卒将来还会分配到禁军和地方军,从而让皇帝的门生遍布军中。

详细的计策,没法和太后说,太后对军务的理解属于村妇级别,与皇后何氏不相上下。

果然,董氏一听军务就有些犯困,不自觉打了一个哈欠。

刘宏笑了笑,继续说道:“母亲,协儿在崇德殿抚养实在不妥,我有意……”

董氏闻言,立即柳眉倒竖:“你个混账,莫不是要把我的小孙儿夺走?”

刘宏摆手道:“不是夺走,母亲也知道,我的子女多夭折,到现在不过只有万年、辩儿、协儿。

“万年在炼真观抚养,身体康健,辩儿在史子眇处养大,长到七岁安然无恙,或许道人之家,更适合抚养皇儿们。”

董氏也担心,刘协养在宫中,有人加害防不胜防,听皇帝这么说,一开始还气呼呼,后来便跟着点起头。

董氏招手呼唤刘协。

“协儿,过来。”

刘协小小一个,晃晃悠悠跑来。

董氏抽泣几声,颤声道:“协儿,你父皇给你找了个去处,你去玩儿几天,看看如何,好不好?”

刘协估摸感觉到不是什么好事,立马扑进太后怀里。

“皇祖母,协儿哪儿也不去,就在皇祖母身边。”

刘宏清了清嗓子。

董氏抱着刘协,拍打后背,劝说道:“只是玩几天,祖母会接你回来的。”

刘宏也不着急,起身拱手道:“母亲,左右要过了年,才会送走协儿,再说史子眇家又不远,想见面随时可以接来。”

董氏带着哭腔道:“你这没良心的,我当初就不该生你,就知道惹我生气。”

董氏自然不知,皇帝是真的打算让刘协一直修道,让他退出对皇位的角逐。

皇帝继承人的不确定,能给皇帝权衡朝局带来很多优势,但是如果真的要做事,一个分裂的朝廷,显然不适合。

早早确立继承人,大臣能减少疑虑,心思多用在办正事上。

刘宏让宫人带刘协去玩儿,等刘协走远,才对董氏道:“母亲,我有意立辩儿为太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董氏冷声道:“何氏不过是屠户出身,生的儿子也不见得多聪慧,皇儿春秋正盛,不如再等等,万一有出色的皇子呢?”

太子不贤,有了出色的皇子可以再换,此时立太子,是为了稳住袁家,也不是真的选定继承人。

刘宏摆手道:“不用等了,我看辩儿就很好。”

董氏问道:“你不是说,辫儿不够聪慧吗?”

“不聪慧,少了许多小心思,为人显得大度。”

“可你还说,辩儿轻佻。”

“皇长子不轻佻,难道见了臣子唯唯诺诺?”

“你说辩儿无威仪。”

“威仪是练出来的,我十二岁之前,还在河边和泥玩儿,一朝当了皇帝,这威仪不就慢慢有了?”

董氏撇了撇嘴,总感觉皇帝又被何氏那个狐媚子迷了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