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逐律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文学社里的碰撞与成长

在李悦的鼓励下,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第一次走进文学社活动室,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活动室里,墙壁上挂满了同学们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每一幅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创作者们的心声。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书籍,从古典名著到现代诗歌,应有尽有,仿佛一个知识的宝库,等待着我去探索。

赵宇,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浑身透着浓郁的文艺气息。他热情地迎上来,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你好呀,欢迎加入文学社,以后咱们就是同伴啦,希望你在这儿能收获满满。”在这个充满文艺氛围的空间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文学社组织了一次诗歌创作活动,主题是“家乡的记忆”。我满怀深情地写了一首关于青河的诗,将我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融入到每一个字里行间。当我把诗拿给赵宇看时,他皱了皱眉头,认真地说:“晓儿,我觉得这首诗情感确实很真挚,能感受到你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但是从诗歌的艺术角度来看,语言可能过于平实了些,缺乏一些诗意的表达,这样可能会削弱诗歌的感染力。”我听后,心里有些不服气,立刻反驳道:“我写的都是我在家乡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我觉得真情实感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那些华丽的辞藻呢?”我们各执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

后来,李悦知道了这件事。她笑着把我们拉到一起,劝解道:“你们俩别吵啦,晓儿的诗胜在那份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赵宇说的语言雕琢也有道理,能让诗歌更具艺术性。你们俩呀,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嘛。”听了李悦的话,我和赵宇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相视一笑,化解了矛盾。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在保持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学习一些诗歌创作的技巧,比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赵宇也更加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真实的情感,让他的诗歌不再只是空洞的文字堆砌。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在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让我们对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