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网法师,魔法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初窥魔法语言,魔咒的基石

入夜,林博往三楼机械室的地上铺一张苫布当垫子,盘腿坐在那儿就开始捣鼓废品。

对法师而言,把机器拆开,目的不是为了重新拼上。

他想知道的是当初的古代机械师为何要这样设计元件。

机械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而如何设计结构,则凝粹了制作者的神思奇智。

林博用触觉和每一块齿轮,每一根传动轴,每一片金属板对话,听它们讲述那些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工序流程,是如何被铸造、打磨,如何嵌入更大的元件里。

通过和机体沟通,林博得以一瞥历史的洪流,从金属和塑料的闲言碎语里,看到古代机械师们的痕迹。

虽说他无法直接和那些逝者对话,但光是观摩作品,就已经能捕捉到他们的秉承的理念风格,包括设计思路和研究方向。

这是一种成熟的专业人士才会具备的神髓,就像看到菜刀手机壳,钢琴烧烤架这种没用却搞笑的废品,就能猜到是手工耿的杰作。

他这种初入门者,连现成的设计图都看不太明白,造不出有用的玩意来,就别提什么设计理念了。

但当林博领会到机械设计师的想法后,再回顾他们的作品,原先复杂的结构,陡然变得清晰直观起来。

一些模块化元件为何要做特殊改造,是为了提高效率,还是增加稳定?外部装甲的形态是考虑到防护还是美观?

诸如此类问题都在拆机过程中得到解答,再对照书籍里各种元器件的通用结构,更能看出设计者的巧思。

将无形的理论与具体的实物交汇起来,仿佛传灯点火一般,零碎的知识互相串联,整个思路都得到启发。

这种顿然开悟的喜悦弥漫心头,不似在激斗中血脉偾张的强烈刺激,而是一种身处郊野,心如风吹的旷达惬意。

林博知道自己这是从学习中品到真味了,有了这份念想,今后研习机械理论时,遇到再沉闷的难题,也能乐在其中,不会觉得孤苦清寂。

表触内窥法的进度还在提升,到了2级之后,获得经验的难度增加了不少,需要精准判断机器内部的零件种类和分布位置。

同类型号的机器只能提供几次熟练度,随后就会因为结构重复度过高,难度下降而无法触发技能成功判定。

副本里捡来的机械守卫,除了盾兵外,他都分析拆解过了,提供的熟练度仅有52.5,甚至于他很清楚地知道,就算拆解了盾兵,顶多就提供十几点熟练度。

这一系列机械仿生人的设计思路,对他而言没有了什么新鲜感。

2级的表触内窥法已经到了需要博采众长的阶段,只有不同机械师的作品才能带来思路的扩展。

于是林博庆幸自己有个能提供各式各样研究素材的网友。

眼看时间都到后半夜,他放下钢笔,收好学习笔记,站起身活动腿脚,把[星星眼]给他的膏药往淤青处涂抹一遍,感受沁凉的药力渗透肌理。

不久前,唤魂巫女给他送来了一份药草合集包,如林博要求的那样,种类多,而分量小,适合他慢嚼细品。

最重要的是这些精心挑选过的药物没有毒副作用,就算多种材料混合入口,也不会产生害处。

林博打算借助巫女提供的药材,把药师舌识品的等级刷到Lv3,到了3级的药师舌识品会产生重要的变化,能够免受在口中的药物毒性。

这样一来,林博就可以开始鉴别石塔镇周围的药材了。

在没有获得足够的毒抗能力前,他不会贸然去野外品尝草木。当年神农是怎么死的,大伙都知道,林博不想重蹈覆辙。

取一份药材放在口中细品,用舌识沟通药液,倾听它的诉说,与《药师大方典》里的知识点对照,判断药性。

等到技能判定成功,熟练度增长,林博就会把口中药物吐掉,再用白开水漱口,取出下一份药材放进嘴里咀嚼。

林博感觉自己在吃不同口味的口香糖,这么一想还挺有趣味性。

药物的口感和滋味千奇百怪,有时尝到那些刺激的药味,会让他难以维持表情管理。

这是个重复式的工作,一开始全神贯注也难免手忙脚乱,但渐渐熟练起来后,就开始悠哉游哉,甚至有闲暇分心去想些有的没的。

自获得职业特性万物倾听者以来,林博已经听过许许多多自然之语,他也慢慢觉察到一个奇特现象。

那些非生命的事物,如风、海浪、金属、药物等等,它们所说的语言虽然晦涩,但在语法结构、音素音节上,都有极高的关联性,甚至有很大可能,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

这是一个相当振奋人心的发现。

林博清楚知道,自然万物所使用的不是智慧生命创造出的凡俗语言,而是一种具有魔力的根源语言。

对真名法师来说,语言就是力量,只要他掌握了魔法语言,就能以言灵能力施展奇迹。

魔法语言分为真名和非真名两部分。

真名即是事物的一切实质与表象,就如林博的真名“铜月”一样,他就是这个真名本身,他的躯壳、灵魂、情感、命运,都汇聚在这个真名之中。

非真名的部分包含名词、动词,如“星星”、“火焰”、“内脏”,“闪烁”、“跳跃”、“蠕动”,各种抽象概念,如“上下四方”、“生死枯荣”、“爱恨情仇”、“你我他”。

这些非真名的语言,就是林博平时从万物口中聆听到的内容,法师没有听到过任何一个真名词汇。

万物轻易不会吐露自己或其他事物的真名,而用各种名词指代。

林博曾聆听院子里那丛紫苑花的絮语,它们就只用“花”来指代自己,而没有给出“紫苑”这个真名。

魔法语言的学习难度很高,林博听了两天,只记住了几个简单词汇。当初他从零开始学习克宁语,四天时间就可以和老提姆无障碍交流。

他确信自己的记性比较靠谱,但魔法语言的音节就像冰块一样飘在脑海中,溶解地非常缓慢。

到现在为止,林博只记住了“来”、“去”这两个魔法词语。

他意识到,只有当自己真正领悟一个魔法词汇代表的内涵,而不是只记住了它的发音和语义,才能将其铭记于心,诉诸于口。

被法师诉说的魔法语言,会在言灵作用下显化奇迹,这些词句,就是真名法师的咒语。

同样是奇迹之力,魔咒和真言术有根本上的不同。

真言术就如编程软件,能实现任何功能,不过非常考验法师的功底,属于入门难,精通更难的苦行之道。

魔咒则相当于一个个封包好的应用程序,执行固定任务。入门简单,不过想要实现复杂任务,就必须研究出咒文冗长的宏深大法,因此想要精通,同样困难重重。

简而言之,真言术偏理科,魔咒偏文科。

不管理科文科,林博现在就是个野路子民科,一句咒语都不会的乡野巫师。

他指望今后能抽取到魔法相关的副本,或许有概率碰到法师玩家群体。毕竟自学之路漫漫,若有同道中人互相扶持,会走得更顺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