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拒绝拉帮套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想办法混上个领导吧

三言两语的解决了林志远从车上掉下来的事后,停下的知青和架子车重新上路。

再次出发后,队伍里没了先前的愉悦氛围,一路只顾着闷头走路。

趁着中途休息时,王德贵悄悄拉着李平安就是好一通埋怨,批评李平安刚刚做的太过分,怎么能这么琢磨从首都来的知青呢,还把人的牙给磕断了。

李平安能忽悠住别人,却忽悠不过王德贵,先是莫名其妙的关心自己,接过车把手以后,没一会架子车上的林知青就摔了下来。

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信。

对于王德贵的批评,李平安没有反驳,只低头听着,任由王德贵絮叨,反正你说任你说,看我听不听就得了。

不管俩人关系如何,都是一个村的,王德贵断然不会帮外人,只是絮叨了一番,也就作罢,这事就算揭了过去。

回到向阳大队时,已经到了下午,向阳大队的社员们,在大队长孙有粮的带领下,早就在村口敲锣打鼓地迎接知青们的到来。

孙有粮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党员,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正指挥着村里几个老娘们,腰上缠着红布,在进村的唯一一条土路上扭起了秧歌。

李平安推着架子车走在队伍最前面,远远看见这阵仗,差点笑出声来。

嗯..很有陕北的特色嘛!

孙有粮已经热情地迎了上来,他穿着他那件洗得发白,唯一没有补丁的中山装,头上包着头巾,胸前别着像章,挨个和知青们握手。

看到林志远脸上的伤时明显愣了一下:“这位同志是...”

“路上不小心摔的。”李平安抢先一步回答,顺手把林志远往前一推:“孙队长,这位林同志可了不得,为了不耽误行程,摔成这样还坚持走路,您看是不是该表扬?”

林志远气得牙痒痒,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发作。

孙有粮不疑有他,感动地握住林志远的手:“好同志啊!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体社员学习!”

围观的社员们顿时鼓起掌来,几个女知青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接下来的程序很简单,和公社类似,只是自我介绍的人掉了个个。

向阳大队特意在村口打谷场的石碾下放了个小板凳,让这些知青挨个登上石碾,进行自我介绍顺带再讲两句话。

知青们讲话的内容很统一,全都是鹦鹉学舌似的说些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类话语。

虽然讲话的水平不咋滴,不过村里人却依旧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尤其是大队里没结婚的年轻后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几个女知青,巴掌拍得震天响,口水都不自觉地溜了出来。

贫瘠的土地上长不出鲜艳的玫瑰,这年头的农村,不管男孩女孩,都是从小就要干活,再加上营养不良,一个个都是又黑又瘦,还皮肤粗糙满手的茧子。

现在这些城里的女知青一来,简直就像旱地里突然冒出了几朵水灵灵的玫瑰,哪怕是基因突变,在这片贫瘠土地里盛开的野花,在她们面前也黯然失色。

特别是周英男,皮肤白净,留着利索的齐耳短发,往那一站就跟画报里走出来似的。

站在人群中的李平安注意到,村里几个年轻后生眼睛都看直了,连口水流到衣襟上都没发觉。

忍不住摇摇头,心想这帮没见过世面的家伙,真特娘的丢向阳大队的脸。

“平安哥,你看那个留短头发的,真俊啊!”同村的二狗子凑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周英男。

来人是李二狗,跟李平安还是本家,俩家的爷爷是堂兄弟,跟原身从小一起长大。

瞅着李二狗这个没出息的样子,李平安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没好气的说道:“看什么看?人家是城里来的知青,能看上你这土包子?”

二狗子不服气地揉着脑袋:“那也说不定啊,额娘说了,女娃都喜欢能干活的...”

“能干活的?”李平安嗤笑一声:“能干活有什么用?你跟我叔是能干活,过完年不也全家一起去外面寻吃的了”

去外面寻吃的,也就是去外面要饭,陕北人觉得要饭不好听,就给这种行为取了个更有尊严的名称。

陕北这片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一年到头都吃不饱肚子,68年又是个灾年,粮食减产严重。

为了不被饿死,很多人在过完年后,全家拿起背囊,在大队开个介绍信就出去外面就食了,等到春耕快要开始时才从外面赶回来务农。

当然了,不止是家里没粮食的会去外面寻吃的,有些精明的,哪怕家里有粮食的,也会跟着一起去寻吃的。

这一时期的路岗还是很人性化的,碰到这种全家出来寻吃的,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只要你不把脸丢到省外,生产队的介绍信全省都能用。

也就是原身的老爹在年前没了,省下了一人的口粮,要不然的话,李平安兄妹俩也要提着背囊,跟着村里人去外面寻吃的。

“那是我娘不会过日子,新麦下来,家里就上顿面条,下顿白馍,要是跟别人家里一样吃糠咽菜,闲的时候喝稀的,忙的时候吃干的,家里的粮食能吃到新粮下来”面对李平安的打击,二狗子梗着脖子反驳道。

“拉倒吧,你家里的粮食就算是能撑到新粮下来,也娶不到人家这些城里来的女知青”

“平安哥,你别看不起人,为什么城里来的女知青就不能看上我?“

李平安看着二狗子倔强的表情,叹了口气:“二狗啊,不是哥打击你,你说你有啥?人家读过书,在城里住的是楼房,吃的是白面馒头”

“知青还有返城的机会,在当地嫁了人就回不去了,人家凭啥放弃返城的机会,跟你在这黄土高坡上啃窝头?还特么只能混个半饱”

二狗子被说得哑口无言,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失落。

低头搓着满是老茧的手,小声嘟囔:“那...那额就不能有点念想么...”

李平安看他这样,心里一软,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办法混上个领导吧”

“当上领导就能娶女知青了?”二狗子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连忙追问。

“不能”

“那...”

“等你当上领导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