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理念碰撞
颜清将新的流程方案重重拍在桌上,文件夹边缘扬起一层细小的尘埃,在透过窗户的斜射光线下清晰可见。
“七分钟完成初步评估?血常规半小时出结果?他当这是在拍医疗偶像剧吗?”她对着办公室空荡荡的角落怒目而视,仿佛祁衡就站在那里,用他那标志性的冷漠表情凝视着她。
桌上日历显示,祁衡的方案已在中心医院急诊科试运行一周。颜清不得不承认,其中关于检验科优先级的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然而,那个“五分钟病历记录表”,在她看来简直是对医学专业尊严的公然侮辱。
她翻开方案扉页,祁衡打印工整的签名如同他本人一般,透着不苟言笑的严谨。颜清鬼使神差地用手指轻轻描摹了一下那个“衡”字的最后一笔,随即被自己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吓了一跳,心里暗自嘀咕:“我怎么会做这种动作?仿佛触碰到了什么不该触碰的禁忌。”
“颜医生!”护士小张探头进来,神色焦急,“三环高速发生重大车祸,十分钟后会有五名重伤员抵达!”
所有的个人情绪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颜清一把抓起听诊器冲了出去,白大褂下摆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旗帜。
急诊大厅早已进入备战状态,担架车、急救设备、血袋全部整齐就位,医护人员们严阵以待。颜清快速分配任务时,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高挑身影正站在角落静静观察——祁衡今天穿了深蓝色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的前臂线条紧实有力,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教授想看真人版急诊实战?”颜清经过时忍不住刺他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
祁衡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回应:“我在等你的七分钟初步评估。”
就在这时,救护车的鸣笛声划破了紧张的空气,打断了他们之间可能爆发的争吵。第一批伤员到达的瞬间,急诊科瞬间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颜清甚至来不及看祁衡是否还在观察,她的世界迅速缩小到眼前这个呼吸困难的中年男子身上。
“张力性气胸,准备胸腔引流!”她果断喊道,同时已经迅速拿起消毒液,动作娴熟而迅速。她熟练地用14G针头在第二肋间穿刺,随着“嗤”的一声排气声,患者血氧开始缓缓回升。
颜清刚转身,第二个担架已经推到了面前——是一名孕妇,车祸时腹部受到猛烈撞击,胎心微弱,情况十分危急。
“超声!立刻!”她几乎是本能地喊出这个词,然后愣了一下。按照以前的流程,她会先送患者去做CT检查。但此刻,她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出了更为迅速的判断。
超声技师迅速挤过混乱的人群。当图像显示胎盘早剥时,颜清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做出决定:“直接送手术室,通知产科和新生儿科急会诊!”
孕妇被紧急推走后,颜清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汗水顺着额头滑落。她抹了把额头的汗,突然看见祁衡正站在第三名伤员旁边,正在快速而专业地检查瞳孔反应。
“颜医生,”他抬头,声音异常冷静,“这个需要神经外科,但手术室全满了。”
颜清几步跨过去。伤者是个年轻女孩,一侧瞳孔散大,颅骨明显凹陷,情况十分危急。她的心一沉——急性硬膜下血肿,必须立即手术减压,否则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把3号手术室腾出来,”她果断地对护士说,“先送这个,孕妇那边可以用2号。”
“但2号设备不适合剖宫产...”护士有些犹豫。
“把产床推进去,”颜清斩钉截铁地说,“总比没有强。现在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护士跑去安排时,颜清注意到祁衡正在查看其他伤员的状态。他的动作出奇地熟练,检查瞳孔、触摸颈动脉、评估伤口,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深厚的医学功底,完全不像一个只懂理论的顾问。
“你当过临床医生?”她忍不住好奇地问。
祁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指向最后送进来的伤员:“这个肝脏破裂,需要立即输血开腹止血。”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曾经是外科住院医。”
这个意外的信息让颜清怔了一秒,但现在显然不是追问的时候。她迅速检查了伤员腹部——确实膨隆且有移动性浊音,情况十分危急。
“O型阴性血,快!”她喊道,同时开始准备中心静脉穿刺,动作迅速而准确。
接下来的两小时像一场精心编排却又混乱不堪的交响乐。颜清指挥着各个“乐章”的进出,而祁衡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她的副指挥,冷静地调配着有限的人力物力。他们之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默契,让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更加有序而高效。
当那个肝脏破裂的患者血压终于稳定时,颜清几乎站不稳了,双腿发软,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坐一下。”祁衡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把椅子,递给她一瓶水,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颜清接过水瓶时,心里竟有一丝慌乱:“我怎么会注意他的锁骨?他衬衫领口被汗浸透紧贴在锁骨上,透出一种别样的性感,这太不应该了。”她赶紧甩了甩头,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无意间瞥见他挽起的袖口下,手腕内侧有几道细长的白色疤痕——太整齐了,不像是意外造成的,反而像是某种手术留下的痕迹。
她的目光像被烫到一样迅速移开。急诊医生见过的自杀伤疤足够开个展览,但看到这些痕迹出现在祁衡身上,却让她心脏莫名抽紧,仿佛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揪住了。
“你的七分钟评估,”祁衡突然说,“实际用了六分四十秒。”
颜清差点被水呛到:“你计时了?”
“数据收集是改进的基础。”祁衡拿出平板,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时间记录,每一个细节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不过你在孕妇处理上节省了十二分钟,因为跳过了CT环节,做出了更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
颜清突然意识到,他并非在挑剔,而是在……欣赏?她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你的超声优先建议是对的。”她低声承认,随即又强硬起来,“但那个五分钟病历表还是荒谬。”
祁衡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改良版可以延长到七分钟。”
这几乎算是个玩笑了。颜清惊讶地发现,祁衡笑起来时,那双灰蓝色眼睛会先于嘴唇显出温度,像冰层下突然流动的河水,透露出一种别样的魅力。
“祁教授!颜医生!”王院长的声音从走廊传来,带着一丝兴奋和赞许,“太出色了!五个危重患者全部稳定,尤其是那个孕妇,母子平安!你们创造了奇迹!”
颜清这才真正放松下来,疲惫如潮水般涌上。她没注意到自己正不自觉地往祁衡那边倾斜,直到他的手臂轻轻碰触到她的肩膀,传递来一丝温暖和力量。
“我认为,”王院长看看颜清又看看祁衡,眼睛闪着精明的光,“急诊流程优化小组应该由两位共同领导。颜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祁教授的系统思维,简直是完美组合!”
颜清张口想反对,却发现自己的抗议不再那么坚决。她偷瞄祁衡,对方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她,像是评估一个有趣的病例,又像是带着一丝欣赏和期待。
“期待与颜医生……深入合作。”祁衡说,声音里有一丝她从未听过的微妙波动,仿佛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一刻,颜清感到一种奇特的电流从脊椎窜上来,让她浑身一颤。她不确定这是对合作的期待,还是对即将到来的更多交锋的兴奋,亦或是……别的什么。但有一点她很确定——祁衡手腕上那些疤痕的故事,她一定要找机会问清楚,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