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万梅归心
第十一章万梅归心
永徽十七年夏至,紫禁城迎来了十七年来最盛大的梅宴。萧承煜与苏挽月并肩坐在明华殿主位,望着殿下依次排开的七张梅形桌案,分别刻着他们三兄妹及其子女的名字——这是仿照替命炉的方位所设。
“今日宴后,”萧承煜举起斟满梅蕊酒的玉杯,“朕将昭告天下,立皇后之子为太子,改元‘梅瑞’,取双生共荣之意。”
殿下掌声雷动,苏挽月却注意到,殿角的阴影里,有个戴斗笠的身影正悄悄离去,斗笠边缘露出的,是片带着朱砂印记的烬雪梅瓣——那是当年刺客的标志。
“明修,”她轻声吩咐,“去查查,那人是谁。”
宴席进行到一半,太医院突然传来急报:“陛下!替命炉里的药蕊……在减少!”
萧承煜与苏挽月赶到密室,看见七个药炉中,“萧承煜”与“苏挽月”炉里的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而“萧明焕”炉中的绿蕊,却在疯狂生长。淑妃忽然惊呼:“这是朱砂劫的最后反噬,当年外祖母说,双生蕊合璧后,必有人要承天罚。”
苏挽月望着自己掌心渐渐淡去的梅纹,忽然想起万梅鼎中看到的预言:“双生归位日,一荣一枯时。”她猛地抓住萧承煜的手,发现他眉间的朱砂点竟在渗血,与当年皇后暴毙时一模一样。
“是我,”萧明焕的声音从暗门传来,他眉间的梅痕此刻红得滴血,“当年锁魂咒的反噬,本该我来承受,却让你们替我扛了十七年。”
他忽然掏出从宫外寻来的“灭魂香”,正是当年先皇用来逼淑妃“坠井”的毒药:“现在该做个了断了,用我的血,解了这朱砂劫。”
苏挽月还未及阻止,萧明焕已将香插进万梅鼎。鼎中突然腾起黑雾,映出十七年前的场景:先皇握着染血的剑,站在梅影轩前,而淑妃与太后,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跪在雪地里。
“父皇!”萧承煜忽然怒吼,“你当年明明知道双生是祥瑞,为何还要……”
黑雾中传来先皇的叹息:“朕不是怕双生夺嫡,是怕这朱砂劫,毁了整个大盛朝。承煜,你要记住,帝王之爱,从来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天下苍生。”
黑雾散去,万梅鼎中浮现出最后的血字:“双生蕊尽,万梅归心,从此天下,再无寒冬。”苏挽月望着渐渐消失的药蕊,忽然明白,所谓天罚,不是夺走他们的生命,而是让他们放下执念,还天下一个清平。
“大哥!”太子萧明澈忽然抱住萧明焕,“当年母妃说,你是为了护我们才离开,现在我们终于团聚了……”
萧明焕摸着弟弟的头,忽然笑了:“傻孩子,真正的团聚,不是身体的相守,而是心的归位。”他望向萧承煜与苏挽月,“你们看,万梅鼎的光,已经照到宫外了。”
殿外,不知何时下起了梅雨,却有无数百姓举着梅枝,跪在宫墙外祈福。苏挽月看见他们眉间都点着朱砂梅痕,却不再是毒的印记,而是祥瑞的象征。
“该出去了,”萧承煜握住她的手,“让天下人看看,双生梅蕊,究竟能开出怎样的春天。”
明华殿的大门缓缓打开,雨水冲刷着宫墙上的积雪,露出底下早已盛开的烬雪梅。萧承煜与苏挽月并肩而立,他的蟠龙纹与她的梅蕊纹在雨中交相辉映,竟在宫墙上投出双生梅的影子,覆盖了整个紫禁城。
百姓们忽然齐呼:“双生共荣!天下无劫!”
苏挽月望着这场景,忽然想起父亲的密信:“月娘,当你看见烬雪梅开遍天下时,就会明白,所有的苦难,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盛放。”
她忽然取下鬓间的梅花簪,高高举起,簪头的红宝石在雨中折射出七彩光芒,与萧承煜手中的蟠龙佩遥相呼应。那一刻,她终于懂得,所谓贵妃请恕罪,从来不是向帝王求饶,而是向命运宣告——双生梅蕊,永不凋零。
(第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