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深层误差
早晨六点二十七分,闹钟还未响,苏离便睁开了眼。
她不是自然醒的——而是被一声几不可闻的细响惊醒,像是耳边有什么东西轻轻掠过,一道电流般的波动从大脑皮层深处穿行而过。
她坐起身,第一反应是去看厨房。
冰箱门紧闭。耳机不见了。
她再一次翻遍整个屋子:沙发下、衣柜后、洗衣机桶内……一无所获。
只有床头柜上,多出了一枚陌生的胶片型按钮,约指甲盖大小,上面没有任何标识,却和她梦中看到的东西——一模一样。
她忽然觉得自己正在活成一个完美闭环的错误循环。
她试图报警。
但刚输入前三位号码,就收到了系统提示:【用户状态处于“观察期”,通信权限受限。】
她一度以为是手机出错。可翻遍系统设置与账户后台,却找不到任何“观察期”这类选项。仿佛那条提示根本不是为普通用户准备的。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
直到屏幕自动跳转,弹出一条会议提醒:【意识适配中心·今日 10:00·预约人:意识监测局/编号089A】
她从未预约过这个时间。
但她知道,她不去也不行。
上午十点整,她站在意识适配中心九楼门口。
这栋大楼依旧光滑无缝、窗户全无,墙面是淡灰调,灯光永远不带阴影。前台看上去和前几天一模一样,但今天换了一个接待员——一个身穿藏青制服的年轻女子,面无表情,话语如公式:
“苏离女士,请前往第九层第二实验舱。”
她跟着那人穿过走廊,每一步都像走在过滤过背景音的空间内,地板纹路密闭、光线无波。她忽然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个心理实验,说人在无刺激状态下呆够72小时,大脑会自动生成幻觉补偿机制。
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走到了那一步。
舱室内依旧是那张全息投影椅与监测导管。她坐下时,手心出汗,甚至在发抖。
“请闭眼。”仪器提示音响起。
她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听从了。
“连接中。映射倒数:3、2、1——”
系统声音消失那一瞬,她眼前的黑暗突然变成了大片灰雾。她并没有马上“到达”某个场景,而是如同沉入某种未初始化的数据库中,四周都是噪点与色块拼合出的边界。
她像被压入一片半构建、半放弃的空间残骸之中。
远方有钟声敲响。
那钟声不属于城市,而属于记忆——准确说,是她小时候住的那座旧楼旁的钟楼。早已拆除多年,连地基都被平地而起的商场替代。
可此刻,它却一分不差地在她眼前重现。
她站在童年卧室的窗口,熟悉的红砖墙、黄色帘子、掉漆的书桌,无一不在。窗外那只曾经死掉的白猫也出现在原位,蹲坐在阳台边沿,慢悠悠地回头看她。
那是一段她以为早就遗忘的回忆。
可它却以完美的方式出现在了意识构建中。
她正要上前查看,一阵刺耳的杂音忽然响起,整面空间像突然失控的拼图开始剧烈晃动。红砖裂开、帘子变得粘稠、猫的眼珠开始旋转。
她转身,却发现卧室门后站着另一个她。
不,是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但五官线条更冷、发丝整齐地贴在耳后,眼神沉得像玻璃后面藏着数据库。
那“另一个她”只是盯着她看了一秒。
然后,开口。
“你不该来这儿。”
苏离猛然睁开眼。
她回到了意识舱。
监控屏幕上闪着红字:【同步异常·内部数据扰动·自动中断】
房间一角响起警报声。
但白衣实验员并没有惊慌,只是安静地在控制台上操作几下,然后递来一块擦汗的毛巾,“别担心,第一次总会有些扰动。”
苏离喉咙干得像砂纸。
“我刚才……看到了童年的家,还有……”她努力组织语言,“一个……和我一样的人。”
对方停顿一下,语气平静:“那只是系统内的影像残痕。很多人在适配初期会出现记忆异化现象。”
“可那个人……”苏离喃喃,“她说我不该来这儿。”
那人抬眼看她,片刻后说:“那你觉得,她是谁?”
苏离沉默。
那人的眼神像是终于捕捉到某种关键节点,轻声道:
“你回忆中有没有一段时间,发生过行为与记忆的‘错位’?你做了某件事,却完全没有印象?”
苏离喉头微动,想起那段“暴走”事件,以及……冰箱里的耳机。
她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
那人没有逼问,只是随手关上了控制台。
“接下来,我们会为你安排一次深层识别。那是无法‘编造记忆’的区域,只允许真实意识接入。”
她心中一惊:“那……如果我不是?”
对方微微一笑,淡淡说道:
“那你就会被系统识别为‘外来体’。”
苏离猛地握紧扶手:“然后呢?”
她没等来回答。
实验员走向门口,在关门前,只留下一个轻飘飘的字眼:
“回收。”
门缓缓合上。
她坐在冰冷的仪器椅上,只觉掌心湿透,而指甲无意识地在金属扶手上划出一道道极细的痕迹。
她不知道,那些痕迹,是不是也会被记录在“意识地图”上。
——记录她此刻,开始真正恐惧的波动。
她从意识同步舱出来时,走路都有些飘。不是头晕,是一种奇怪的错觉,像是刚从一场梦中醒来,又不确定是否已经真的醒来。
走廊尽头的玻璃墙倒映着她的身影,模糊而重影叠加。
她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
影子跟着她的动作动了,却始终慢了半拍。
这一次,她没有多说,只是低头快步离开,直到走出大楼,阳光直直照在脸上,她才勉强平复一点心跳。
可她知道,那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回到公寓,苏离第一时间将门反锁。然后,她走进浴室,对着镜子盯着自己看了整整五分钟。
她很想确认,那是不是她——真的还是她。
她试图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所有细节,企图用“连贯性”来证明自己的意识还完整。然而,越是努力回忆,就越像是在拼一块被水泡过的拼图。
一些记忆确实存在,但边缘模糊;另一些像是后期补丁一样,被粗暴地塞进大脑中,不合逻辑、不带情绪,却“很合理”。
比如昨晚那条便利贴,写着“记得给猫补粮”。
她真的没有猫。
但现在想起来,她竟能依稀回忆起一只灰白色的小猫,在客厅沙发角落睡觉的画面。甚至记得它叫声尖细、喜欢蹭她裤脚。
这不可能。
她拼命提醒自己:不可能。
可记忆——已经在背叛她。
第二天下午,她接到了意识中心的回拨电话,说是需要做一次“残差验证”。
“我们检测到你的同步过程在某个阶段中断了。”电话另一端的声音依然是那个白衣女性,语气温和,“这意味着系统无法确认你的意识边界是否完整。”
“什么意思?”
“你处在边缘值附近。”她解释,“你的主控意识还在,但系统读取时存在微弱错位。我们需要一次更深层的镜像测试。”
“如果……测试不通过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继而轻声道:
“那你将被转入D区。”
“D区?”
“请放心,D区不是惩罚区域。”她说,“只是……系统需要将你暂时‘隔离’,以避免潜在扰动传播。”
苏离的手在听筒下悄悄收紧。
“我可以不做这个测试吗?”
“你当然可以。”对方说,“但那样,系统将会默认你的意识为‘开放式结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将失去部分人类基本权限。”她顿了顿,“包括:居住资格、通信权、个体金融账户、身份绑定,等等。”
苏离没有说话。
那头静默了一会儿,补了一句:“建议你来。”
电话挂断。
她站在原地,良久才意识到自己汗湿了后背。
第二次测试是在三天后。
这一次,她被带到了意识中心更深层的一间空间——楼层编号不再显示,进门前需要同时输入口令与脑波识别码。门是黑色金属,通体没有门把手,而是从墙面中“分裂”开来。
工作人员没有穿制服,只戴着黑框眼镜,态度冷淡得像是程序。
“请脱下随身设备。”
“请接受实时精神回路封闭处理。”
“请在倒数完成前闭眼,防止残留影像干扰。”
她坐上仪器前一刻,脑中还残存最后一个念头:
她不是犯人。
可从踏入这间房的第一步起,她便知道自己已经不是“普通人”了。
“深层镜像启动。”
“同步协议/ S-7-B /正向校验中。”
“是否允许【多重人格识别模式】:默认否/用户选择——中立。”
那一瞬,苏离猛然睁眼。
但她发现自己睁不开。
她“意识中的眼睛”睁开了,却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密闭空间——四周皆是黑水,头顶像有一层透明穹顶,远处漂浮着无数陌生的记忆片段。
那些记忆,不是她的。
却像是某种残影,在意识深处积压过久,如今翻卷而出。
她看见一个少女站在桥上,手握某种远程干扰装置,对准了一辆驶过的装甲列车;看见一间会议室中,一个短发女性对着投影图快速输入指令,眸色冰冷;看见夜色下的她自己,从十楼跳下,却在落地前以不属于人类的姿态完美翻滚着陆,安静离开。
这些……都不是她的经历。
可她的心跳却因为这些画面而加快,像是肌肉记忆在与“事实”对抗。
她开始想知道:
那个人,到底是谁?
而她,又是谁?
远方一张面孔缓缓转过来。
她看不清,只觉那人的嘴唇在动,像是在低语一串数字:
“编号404——你不是唯一的我。”
画面崩塌前,她耳边响起一串提示音:
【识别失败。边界不清。建议:冻结重写/或推送强制替换程序。】
【用户意识状态:部分匹配/临界残差/倾向非主控。】
她猛然坐起,睁开眼,心脏砰砰乱跳,冷汗涔涔。
但仪器显示的是:测试通过。
她愣住,盯着那行绿色字体许久。
一个声音在她脑中缓慢响起——
并不是她自己在说话,却清晰地用她的声音说:
“放松点,系统不喜欢不合群的疯子。”
她猛地捂住耳朵,四下张望,试图找出声音的来源。
可没人说话。
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
还有——那扇逐渐熄灭、似乎不愿再亮起的意识同步仪屏幕。
它上面的绿色字迹,正一点点消失。
——而她的呼吸,越来越不属于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