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地貌
山西省处于黄土高原东部,通称山西高原。东部是以太行山脉为主体的块状山地,一般海拔1500米以上。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架的黄土高原,海拔1500~2000米。中间是一边串珠状盘地,包括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等地。山西境内地势高低悬殊。最高为五台山的北台顶,海拔3061.1米,是华北最高峰。最低的是恒曲县东南的西阳河与黄河交汇处,海拔180米。全省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分为东部山地、中部盆地、西部高原三种地貌,其中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72%,盆地约占28%。
[太行山] 太行山位于山西高原东部,东瞰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太行山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沿岸,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达2000多米。太行山由前震旦纪片麻岩、片岩和古生代坚硬的石灰岩组成,形成高耸的岭脊,巍峨雄壮,起伏连绵。太行山中多雄关,如紫荆关、娘子关、壶关、天井关等。太行山东侧为一明显的走向断层,形成近1000米的断崖壁,从华北平原仰望,巍峨峥嵘,气势磅礴。太行山西侧则坡度和缓,呈高原形态。太行山受河谷切割,多横谷,为东西交通要道,华北平原以之与山西高原相通。
[吕梁山] 吕梁山位于山西西部,系黄河与汾河的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太行山相平行。吕梁山北起管涔山,南止龙门山,延伸约400千米,海拔1500~2000米,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米。本地黄土堆积深厚,为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吕梁山最北端是著名的古长城关口——杀虎口。吕梁山有大面积原始次森林分布,还有褐马鸡、金钱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恒山]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北部和和河北省西北部的塞上地区,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恒山西起阴山,蜿蜒向东,至河北省曲阳县境,横跨晋冀两省,东西绵延250千米,莽莽苍苍,横亘北国塞上。恒山主峰居于山西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山高为五岳之冠。据传,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巡守四方,来到恒山,见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北岳。恒山以自然景色的雄奇秀美著称,恒山主峰分为天峰岭与翠屏岭。两峰各居东西,对峙而望。在天峰岭与翠屏岭之间,是峭壁侧立、流水奔泻的金龙峡,现已修筑起碧波荡漾的高山水库。这里曾是古往今来的绝塞天险,交通要冲。恒山,作为道教圣地由来已久,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在恒山隐居后修炼成仙的。西汉初年,恒山已建有寺庙,位于飞石窟内的主庙,始建成于北魏,后经唐、金、元历代重修,到了明清,恒山的建筑群已规模宏大,主峰四周的山水胜处、寺庙亭台多达100余处。恒山与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湖南的衡山、河南的嵩山并称为“五岳”。

恒山远景
恒山横亘塞上,绵延数百里,谷大沟深,天险重重,因此自古以来因为关隘险要,而为兵家所争,被称为“天下形胜处,兵家卧虎地”。
[太原盆地] 太原盆地是太岳山、系舟山和吕梁山之间的断陷盆地。太原盆地由汾河及其支流的沉积物堆积而成。该盆地长200多千米,宽12~40千米,面积5050平方千米,海拔700~800米。汾河纵贯其间。盆地内地形平坦,土质适宜、水分条件好,是山西省主要的农业区,也是山西高原的经济中心。盆地边缘还有一些黄土台地,土层深厚,地下水埋藏较深,多为旱地。
[汾河盆地] 运城盆地、汾河盆地和晋中盆地三座盆地之间虽有隆起相隔,但都被汾河切穿连贯起来,所以又称汾河盆地。其中最北部的晋中盆地是山西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海拔700~900米,为三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一座。盆地东西两侧都有陡峭的断崖,东北和西南隅分布着广阔的黄土台地。盆地西北侧,山前冲积扇规模大,坡度缓。晋中盆地以南为汾河盆地,海拔400~600米。北段是汾河河谷平原,呈南北狭长状,南段向东西延展,谷地宽阔。汾河盆地最南的运城盆地位于中条山以北,峨眉岭以南,海拔330~360米,是汾河盆地中海拔最低的盆地,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运城盆地的主要河流是涞水河,两岸宽阔平坦,土地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