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李嘉诚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单飞:李泽楷创盈科

1993年,李泽楷4亿美元卖掉了卫星电视大部分股权,以此收益创建了盈科集团,一直想走出父亲光环的小超人李泽楷,从此开始自立门户。

1991年,香港政府向社会发放卫星电视牌照,初出茅庐的李泽楷凭借着自父亲李嘉诚那里借来的5亿港币,投得当时香港第一个卫星电视。同年3月,香港卫星电视公司成立,总投资4亿美元。李嘉诚任主席,马世民、李泽楷任副主席,陈庆祥任行政总裁,而卫视的管理大权实际上则系李泽楷统揽。1991年4月,卫视正式试播,香港卫视从此登上亚洲传媒舞台,并日益在其中展露出自己逐日而上的王者风范。开播两年,香港卫星的业绩不菲,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辐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广告收入3.6亿美元,大通、万国宝通、百富勤、国泰航空等著名商业伙伴都成为他的广告客户商,而5个频道的年费仅0.8亿美元。“小超人”李泽楷初露锋芒。

然而李泽楷并不满足,在多番努力下,1992年7月2日,香港有关当局通过新的电视广播条例,允许开播粤语节目,同时香港卫视可通过收费电视(注:指九龙仓有线电视)的频道,经营收费类型的卫视节目。

李泽楷的卫视王国前景更被看好,商界和媒界普遍认为李泽楷似乎一定要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了。然而,就在此时,李泽楷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和不解的决定,出手香港卫视。

1993年7月26日,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对外宣布:以5.25亿美元的价格,购入卫星广播有限公司63.6%的股权。一半以现金支付,另一半以新闻集团的股权支付。一转手,李泽楷净赚4亿港元。港界哗然,李泽楷自此名声大噪。确实,从长远看,“长实系”在经营大众传媒方面缺乏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经验,而在具体经营上更是欠缺必要的实力。倒不如趁势良好将卫视转手,自己坐获大利。低进高出,是李嘉诚的看家本领,此番李泽楷无声无息地将这一招演绎得让许多商界老手都自叹弗如。7月27日香港《经济日报》评论:“真的是后生可畏!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今番终于做出一出好戏,为和记黄埔集团及其父带来近30亿港元利益……李嘉诚望子成龙,今次可如愿以偿了。”

1993年,李泽楷用出卖卫视所得的4亿港元创建了盈科集团,开始他的事业单飞也是腾飞期。

1994年5月,李泽楷在新加坡借壳上市,并将公司名称改为盈科亚洲拓展。业务包括地产、酒店及保险等。

1999年,李泽楷的数码港计划获得香港有关当局的批准通过。5月4日,李泽楷购买了一家市值3亿多港元的空壳上市公司——“得信佳”,随后将“数码港”注入“得信佳”借壳上市,并更名为盈科数码动力。上市伊始,就受到市场狂热追捧,盈科摇身变成高科技概念股,在此之前消息一传出,得信佳的股价很短时间内便由0.04~0.06港元反弹到0.6港元,在正式宣布恢复挂牌上市之后,几乎是在15分钟之内,股价便从0.136港元猛升至3.22港元,升幅23.6倍,其惊人之势令人瞠目,得信佳几乎一夜间成为一家市值千亿港币的企业,市值狂飙至600亿港元,相当于“长实”的2/3。

2002年,李泽楷又一次上演神话,在短短的48小时内,靠出售盈科数码公司的股票筹集了整整10亿美元,顺利将香港电讯收入囊中。自此,李泽楷携着他的盈科如日中天。2008年,网通和李泽楷就全盘收购电讯盈科达成协议,李泽楷酝酿已久的盈科私有化也似乎渐入佳境。

当我们试图简单梳理一下李泽楷的创业之道时,发现其实他的经营策略就是一个借助高科技网络概念,借钱生钱,将资产由虚拟转化为实体的蜕变过程。而这正是李泽楷的高明之处,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模拟化的财富理念,关键时刻,将资产固化,从而在虚拟的网络经济中免于被动。李泽楷的单飞,飞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