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系统主要是从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等方面来论述人体内脏和体表的相互关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在认识了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规律,从而揭示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突出了四肢远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俞穴的关系,形成了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
1 标本
“标本”一词在这里是以树梢(标)和树根(本)来比喻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代表人体头面胸背部,“本”代表人体四肢下端。十二经脉皆有“标”部与“本”部。根据《灵枢·卫气》所载标本位置,结合相应腧穴列表如下:
十二经标本表
2 根结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四肢末端和头、胸、腹又称为“四根三结”。
根结的分布见下表: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上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情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头身与四肢的密切联系,为针灸临床中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疾病、头面五官疾病,以及“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针灸聚英·肘后歌》中的“头面之疾寻至阴”的方法,就是上病(结部)取下(根部)之法;睛明配光明治目疾,是足太阳和足少阳标本互配之法。
3 气街
经络理论指出,气街是经气汇集,纵横通行的共同道路。《灵枢·卫气》说:“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说:“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这说明,人体的胸、腹、头、胫部是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部位。
由于十二经脉的气血都是“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灵枢·卫气》说“气在头者,止之于脑”,即脑为头气之街。十二经脉脏腑之气均集聚于胸腹和背脊等部,故说“气在胸者,止之于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于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即胸气之街是在膺与背俞(心俞、肺俞等),腹之气街是在冲脉和背俞(肝、脾、肾)。下肢经脉的经气多汇集在少腹气街(气冲)部位,故说“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即气冲、承山、踝上以下为胫气之街。
气街部位多为“结”与“标”的部位。基于这一理论,针灸临床中可取头身腧穴治疗局部和内脏疾患,还可取头身的部分腧穴治疗四肢病症。例如,风池、风府均为头部穴,可主治头面五官疾病,下腹部的气冲穴主治奔豚、腹痛、阴痿及胎产诸疾。
4 四海
四海,是指人体气血营卫产生、分化和汇聚的四个重要部位,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海是百川归聚之所,凡庞大的汇合现象均可以“海”喻之,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象大地上的水流一样,故称为“十二经水”,十二经内流行的气血像百川归海一样汇集到一定的部位,由此形成了“海”的概念。《灵枢·海论》指出:“人亦有四海……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
所以,可据此并结合中医有关论述归纳“四海”部位及其功能意义如下:
脑为髓海,在头部,为神气的本源,是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
膻中为气海,在胸部,为宗气所聚之处,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
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是营气、卫气生化之源,即气血化生之处。
冲脉为血海,又称十二经之海。冲脉总领十二经气血之要冲,故冲脉为血海。又因冲脉起于胞中,伴足少阴经上行至“脐下,肾间动气者”,为十二经之根本,是原气生发的本源,而原气通过三焦分布全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冲脉又为十二经之海。
《灵枢·海论》指出,当四海有余或不足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病候,如“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免息面赤;气海不足,则少气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这时就要取四海中相应的腧穴,调其虚实而治疗,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四海病变,主要分为有余、不足两大类,临床上可据此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