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清华学子的职业生涯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 决策

在知己知彼后,就需要做最后的决策了。综合考虑自身的特点和经历后,我在自己职业规划的初期选择第三条道路——公务员。社会型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分散型的职业兴趣是我做这个选择的主要依据。未来两年的学习作为在此工作前的缓冲阶段,也使我能有时间为下一次的选择做更充分的准备。我将进一步地了解这个职业,并针对工作所需要的素质,比较自身条件,进一步完善自己,以更自信的态度重返社会舞台!

2.4.1 短期规划(2年以内的规划)

近2年内,我正处于研究生学习阶段,因此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来获得所需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与老师同学多交流,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004年9月-2005年1月学习基础知识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公共课和几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本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专业知识的积累,对原理性的概念加深理解。这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较重,应首先保证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同时,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身处深圳研究生院正是一个契机,相比较而言,可以与社会接触得更频繁些。恰好我的导师与深圳水务集团有合作项目,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既锻炼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又了解了项目的进行细节。这也为将来自己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2005年2月-2005年7月积累材料,准备开题。因为研究生阶段制订的培养计划为两年,因此能否及时开题对于是否能按时毕业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题目的选择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和积累。这半年的主要任务便是寻求自己感兴趣的,同时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并搜寻阅读相关资料。

2005年8月-2006年7月开展研究工作,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同时准备求职。这段时期是研究生阶段的关键时期,需要调动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与下一个阶段关系最密切的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成功的毕业论文也是一个好的砝码,对求职的成败起到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应抽出时间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毕竟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档次逐步提高,尤其是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在应聘时经常被提到。因此,在学校期间决不能忽视这两方面的锻炼。这与本科时的“考证”心理有很大区别。本科期间,迫于就业压力,为了考取各种证书而进行学习,应试性太强,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不大。在研究生期间,主要靠自觉性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例如,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及将计算机应用到本专业研究中的综合能力。

参加公务员的考试,这也是我实现自己未来规划的必经之路,因此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到自己所期望的单位实地考察,权衡比较后,自荐求职。

2.4.2 中期规划(2~5年内的职业目标和任务)

若短期规划能够顺利实现,则进入自己的中期规划,即工作的前3年。这3年的时间是完成从学习状态到工作状态转折的时候,因为我曾经有过工作经验,刚开始的磨合期应该相对较短。但由于不同性质的单位有不同的工作方式,所以在刚进入新的环境后应虚心地学习,在3年内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熟练、高效地完成。同时,主动熟悉其他岗位的工作,以便更好地和不同岗位的人交流合作。

这三年内,应该多听、多看、多做。通过观察别人的处理事情的方式,不断学习,找到自己的定位点。如果说短期规划更强调的是学习书本的、专业的知识的话,中期阶段则应更强调社会经验的积累,人际关系的建立。

2.4.3 长期规划(5~10年的规划)

5年后的我应该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能够独立地处理工作上的相关事宜的人。这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基层的纯技术性的工作,应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由上面的自我测评可知,我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的5年内还会通过我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逐步转变自身角色,抓住身边的机会,向管理层迈进,并在这个新的领域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积累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