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清华学子的职业生涯设计](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11/27111311/b_27111311.jpg)
2.5 目标
2.5.1 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进行人生规划的第一步是要发现或搞清楚自己主要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所谓主要人生目标,应该是一个终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标,是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围绕着它而存在。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工作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愉快的过程,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也许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的主要人生目标是希望为环境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国近年来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也付出了相应的环境代价。一旦环境受损,其修复工作的成本也高得惊人。由于环境污染的无国界性,目前有很多国际组织出于各种原因愿意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投资或者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如果能够更多地争取到这笔贷款无疑对我国的环保事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的最终梦想是能够成为这样的国际组织里的公务员,使中国的声音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听到、被重视。
这个职业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分阶段进行,首先,在近期我选择进入中国的政府部门,任公务员,这样可以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环境现状,以便将来更好地去为祖国争取更大的受益权。
2.5.2 选择适合的职业类型
根据我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我认为我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我外向型的性格特点使我能很轻松地与人打交道,乐意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同时做事严谨细致,这些特点都使我很适合公务员这个职业。
2.5.3 其他要求
工作地点:目前更希望在大城市发展,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因为环保事业的受重视程度与当地的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对于环境的要求属于人的比较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在其他较低层次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环保事业投入的比例更大,公众的关注程度更高。相比较而言,在众多城市中,我更倾向于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对环境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个很大的契机,从公众到政府都对这项事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当人们从环境的改善中受益后,其环保意识会进一步加强,因此北京对个人事业的发展是个很好的选择。
工作薪资: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薪资是一个次要因素。其职业选择更应重视的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影响。因此,我对薪资底线要求为2500元/月,这可以维持我生活的正常进行,又不至于使我由于对薪资的过高要求而错过了好的工作机会。
2.5.4 具体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选择,初步制定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剩下的就该采取实际的行动。下面列出了我在不同时期已经或者即将采取的行动步骤。
1.尝试期(19~24岁)
尝试期主要是刚毕业时期,那时对社会不了解,对自己的定位也不清晰,所以其最初的职业可能不符合自己的设想,属于尝试阶段。在我的经历中所提到的两次职业选择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尝试期,通过主动地转换自己的角色,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对自己和社会都有了新的评价和定位。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相比较而言,从失败和挫折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2.积累期(24~30岁)
积累期即上面提到的短期和长期规划,完成学术水平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没有一定的知识底蕴的积累在任何时候都是处于劣势的。尤其是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值会更高,要求也会更为严格。只有在初期不断地积累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
就我自身而言,我期望这段时期是在国家的某个环保部门任公务员,职位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对行业现状有清晰透彻的了解,并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在职期间,我希望有机会能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这对于我将来的继续攀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3.攀登期(30~40岁)
这个时期敢闯敢做,独立做出一些有价值的、有开拓性意义的事。在这个时期,人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时期。早期的积累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主要看这个时期的表现。因此我一定会紧紧地抓住这段时间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成败,只要尽力地去试过、去努力,就都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我期望在这个时期辞去原有的工作,去应聘某国际组织的公务员,例如,世界银行组织的社会发展与环境部门,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4.成熟期(40~55岁)
成熟期即坚持在自己成功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也是一个收获的阶段。这段时间相对于攀登期而言比较稳定,基本已经达到了自己想达到的目的。
希望那时我已经在世界银行组织的环境部门担任一定的管理工作,可以按照自己的梦想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5.总结、顾问期(50~65岁)
此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不太大,但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有很大的潜在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主要通过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人类的进步正是在这种一代代的接力中实现的。我要将自己的余热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办培训、讲座及一对一的传授方式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