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服务业的基本内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1.服务业的含义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是随商业发展而产生的一个行业,最早主要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服务业从为流通服务到为生活服务,进一步扩展到为生产服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人们的经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为更好地解决由此而产生的食宿和货物的运输、存放等问题,出现了饮食、旅店、公共交通等服务业。社会化生产创造了较高的生产率和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促使生产企业中某些为生产服务的劳动从生产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为生产服务的独立行业。同时,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居民生活的日益丰富,服务业从为经济活动服务为主逐渐转向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为主。一般认为,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是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是指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2012年2月22日,科技部第70号文件明确提出,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是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乡发展需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附加、高技术含量、高智力型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及公益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见表1-1)。
表1-1 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

2.服务业的分类
根据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服务业分为17类,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按服务对象划分,服务业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生产性服务业,指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的行业;二是生活(消费)性服务业,指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三是公益性服务业,主要是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行业。
3.现代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
新兴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标志。按其属性划分,新兴服务业包括新兴生产型服务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会展服务等)和新兴消费型服务业(休闲旅游、健康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是指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伴随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产生的,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而产生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满足社会高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是在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化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产业、生态产业、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建筑、装饰、物业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它们通过其拥有的各种服务功能,有机联结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诸多环节,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快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