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黔南州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黔南州各县(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各县(市)GDP情况与常住人口规模

(1)各县(市)GDP情况

GDP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通用指标,各县(市)GDP是各县(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反映。近3年来,黔南州各县(市)GDP增长率均保持在13%左右,因此,2017年各县(市)GDP增长能够集中反映近3年各县(市)的GDP情况(见图2-1)。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GDP超过100亿元的仅有3个:都匀市完成地区GDP213亿元,同比增长13%,在黔南州排第一;福泉市2017年完成地区GDP156.04亿元,排名第二;瓮安县完成地区GDP130亿元,排名第三。其余各县(市)地区GDP从高到低依次为:惠水县99.25亿元、龙里县92亿元、贵定县90亿元、独山县90亿元、罗甸县72.7亿元、三都县68亿元、平塘县65.6亿元、长顺县61.66亿元、荔波县57.33亿元。

图2-1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GDP情况(单位:亿元)

(2)各县(市)常住人口规模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各县(市)常住人口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黔南州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图2-2),2016年年末黔南州常住总人口为326.12万人,各县(市)常住人口由多到少依次为:都匀市46.09万人、瓮安县39.21万人、惠水县35.54万人、福泉市29.44万人、独山县27.09万人、三都县26.92万人、罗甸县25.93万人、贵定县24.19万人、平塘县24.05万人、长顺县18.75万人、龙里县16.07万人、荔波县12.84万人。

图2-2 2016年年末黔南州各县(市)常住人口(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黔南州2017年统计年鉴》

(3)各县(市)GDP均值与常住人口数量基本呈同向变动趋势从黔南州各县(市)GDP均值的总体变动趋势来看(见图2-3), 2016年年末黔南州各县(市)常住人口与各县(市)近3年GDP均值(即2015年、2016年、2017年这3年GDP的平均值)呈现同向变动趋势:常住人口46.09万人的都匀市,GDP均值为187.44亿元,瓮安县39.21万人,GDP均值为114.40亿元,惠水县35.54万人,GDP均值为87.34亿元,都处于曲线的波峰处。相反,荔波县12.84万人,GDP均值为50.45亿元,长顺县18.75万人,GDP均值为54.26亿元,三都县26.92万人,GDP均值为59.84亿元。人口数量较少的县(市)对应的GDP均值也处于曲线运动的波谷处。

图2-3 2016年年末黔南州各县(市)常住人口(万人)与2015—2017年各县(市)GDP(亿元)均值情况

2.各县(市)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情况

各县(市)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各县(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来源。2017年,各县(市)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基本情况如下(见图2-4至图2-12):都匀市金融企业的数量具有绝对优势,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有71个,其余各县(市)500万元规模以上的金融企业分布基本均衡,以6~8个居多;批发零售业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多的县(市)包括都匀市(646个)、福泉市(307个)、惠水县(261个)、瓮安县(252个)、独山县(217个)、龙里县(183个);咨询服务业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多的县(市)包括独山县(280个)、都匀市(259个)、惠水县(222个)、福泉市(164个)、瓮安县(147个);设计服务业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多的县(市)包括惠水县(248个)、独山县(204个)、都匀市(143个)、瓮安县(111个)、荔波县(106个);租赁业500万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多的县(市)包括惠水县(133个)、独山县(119个)、都匀市(116个)、瓮安县(111个)、福泉市(104个);房地产业500万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多的县(市)包括都匀市(230个)、龙里县(95个)、独山县(91个)、惠水县(63个);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龙里县、福泉市的住宿餐饮业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均超过20个;龙里县、惠水县、罗甸县的农村电商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均超过10个;惠水县、独山县、福泉市、罗甸县、都匀市500万元规模以上的研究企业数量优势明显。

图2-4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金融业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5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批发零售业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6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咨询服务业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7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设计服务业500万元规模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8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租赁业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9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房地产业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10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住宿和餐饮业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11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农村电商500万元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图2-12 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研究行业500万元规模的企业数量(单位:个)

3.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第一、二、三产业均值情况近

3年来,各县(市)第一、二、三产业均值(2015年、2016年、2017年年平均值)是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集中反映。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会发生如下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和第二产业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逐步上升。从各县(市)三大产业近3年来均值总体情况来看(见图2-13至图2-15),目前黔南州各县(市)三大产业结构正在向2∶3∶5的结构调整迈进(黔南州2015年、2016年、2017年第一、二、三产业均值分别为19.69亿元、33.91亿元、46.29亿元)。

图2-13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第一产业均值(单位:亿元)

图2-14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第二产业均值(单位:亿元)

图2-15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第三产业均值(单位:亿元)

4.各县(市)传统服务业产值均值情况

从2015—2017年各县(市)传统服务业产值均值(即2015年、2016年、2017年3年传统服务业产值平均值)情况来看(见图2-16至图2-20),荔波县、瓮安县、福泉市、都匀市、贵定县、三都县交通运输业产值均值分别为15.83亿元、8.82亿元、8.79亿元、7.25亿元、6.31亿元、5.61亿元。福泉市、都匀市、瓮安县、惠水县批发零售业产值均值分别为15.98亿元、8.11亿元、6.47亿元、6.11亿元;平塘县、荔波县、龙里县、罗甸县、独山县、长顺县、贵定县、三都县批发零售业产值均值均低于4亿元。瓮安县、贵定县住宿餐饮业产值均值分别为8.83亿元、4.14亿元,住宿餐饮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其余10县(市)产值均低于3亿元。都匀市金融业产值均值为7.87亿元,其余各县(市)金融业产值均值超过3亿元的仅有福泉市,而且绝大部分低于2亿元。都匀市、独山县、瓮安县、荔波县、惠水县房地产业产值均值分别为7.79亿元、6.05亿元、4.04亿元、3.49亿元、3.07亿元,其余各县(市)产值均低于3亿元,而且绝大部分不到2亿元。从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五大传统服务业2015—2017年发展情况及主要变化特征来看,都匀市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产值先增后降,2017年下降幅度较大,房地产业产值平稳波动,住宿餐饮业产值稳步增长。平塘县、福泉市、龙里县、罗甸县、惠水县、独山县、瓮安县、长顺县、贵定县、三都县五大传统服务业均平稳快速增长。

图2-16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交通运输业产值均值情况(单位:亿元)

图2-17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批发零售业产值均值情况(单位:亿元)

图2-18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住宿餐饮业产值均值情况(单位:亿元)

图2-19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金融业产值均值情况(单位:亿元)

图2-20 2015—2017年黔南州各县(市)房地产业产值均值情况(单位:亿元)

5.各县(市)服务业发展与常住人口数量具有同向变动特征

以金融业为例(见图2-21),除独山县具有较为明显的反向变动特征外,都匀市常住人口与金融业产值均值、瓮安县常住人口与金融业产值均值、平塘县常住人口与金融业产值均值、惠水县常住人口与金融业产值均值等均具有波峰对应特征;荔波县常住人口与金融业产值均值、龙里县常住人口与金融业产值均值等具有波谷对应特征。服务业大部分行业与各县(市)常住人口数量的同向变动特征,符合各县(市)GDP与各县(市)常住人口数量同向变动的基本现象。

图2-21 2016年黔南州各县(市)常住人口(单位:人)与2015—2017年各县(市)金融业产值(单位:亿元)均值关系

综合各县(市)GDP、常住人口、500万以上规模企业、各县(市)三大产业均值和各县(市)服务业情况不难看出,都匀市的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在黔南州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独山县、瓮安县、荔波县的房地产业发展相对较好,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金融业发展情况也相对较好。瓮安县、贵定县住宿餐饮业发展相对较好。福泉市、都匀市、瓮安县、惠水县的批发零售业发展相对较好。荔波县、瓮安县、福泉市、都匀市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相对较好。由此可见,各县(市)服务业发展的支撑点仍然是传统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依然是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主体,各县(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形成系统与规模。从传统服务业发展变化趋势看,各县(市)传统服务业GDP均值与常住人口数量基本呈同向变动趋势,各县(市)服务业大部分行业发展与常住人口数量也呈现同向变动特征。各县(市)的基本情况及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对黔南州服务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各县(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每年的统计对服务业新业态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新兴服务业并未纳入统计范畴,导致数据严重缺失。

黔南州13县(市)五大传统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说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较为旺盛,应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辅,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目标;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县(市),应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为辅,以满足工业发展需求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高质量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