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计算机设备的变化与更新

在起步阶段的信息化项目中,计算机作为核心设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间的变化和更新反映了行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最早应用的国产计算机

20世纪70年代,我国纺织行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配置计算机设备,限于当时的条件,全部是国产中小型计算机。如纺织设计院1974年购置了上海无线电13厂的TQ-16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TQ是图强的意思,字长48位,每秒运算速度(加减法)10万次,内存32K。这类计算机在国内还很罕见,只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单位和少数设计院能买到,要上百万元。纺织研究院1979年购置了天津电子仪器厂的DJS-130小型机,字长16位,内存4~32K,带有控制台电传打字机、纸带输入机、宽行打印机、磁芯存储器和绘图仪等外部设备,主机约17万元。这台设备应用于京棉一厂、京棉三厂的管理数据处理等。但是这样的设备都是落地式机柜,需要专用机房,还必须控制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不适于企业的计算机应用。

在企业用于自动监测和控制的大多数是JS-10系列计算机,运算速度为3万次/秒,字长16位,内存容量仅8K,主机约5万元一台。其应用证明,可以适用一般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但是在性能、可操作性、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二、微型计算机迅速推广

自从1971年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Intel公司、Motorola公司、Zilog公司都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之后每隔2~4年就更新换代一次,十分振奋人心。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II微型计算机,引领了技术发展趋势;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IBM-PC个人计算机,使得微型计算机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在国家科委的统一组织下,纺织工业部进口了一批微型计算机配给科研院所,并组织了国内外的技术培训班。比如用于京棉一厂库存管理的是纺织设计院的一台美国CROMEMCO公司Z-2H微型计算机,8位的Z-80为中央处理器,配有64K内存、CDoS操作系统;外存配有4英寸软盘两个,每盘容量173K字节;输入输出设备配有12英寸荧光屏显示器和132行双向针式打印机各一台。纺织研究院引进的美国Dynabyte微型计算机,也是Z-80CPU,8位字长,64K内存,CM/P操作系统,带有9英寸软盘。比起庞大的TQ-16和DJS-130小型机,微机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维护简单,运行可靠,环境要求低,功能也并不弱,很快就投入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应用,并迅速推广。

推广过程中印象很深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刚刚流行,数万元一台,只在机关企业使用,走入家庭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企业职工们都没有用过计算机,有的甚至没有见过,对“电脑”有一种神秘感。虽然培训起来困难重重,但是人们充满了求知的激情,经常废寝忘食,恐怕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特征。

采用微处理器的单板机、单片机很快跟进,成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这方面国产设备一点儿也不落后。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厂1981年推出了国内最早的TP-801单板机,很快就在纺织企业应用,得到各方面的认可。还有北京计算机研究所的BCM-80、北京无线电三厂的XF-Z80等也随之进入市场。

三、一些影响计算机应用的问题

由于当时微型计算机问世不久,一些方面技术还不成熟。如主机处理速度慢,满足不了一些实时控制要求;存储空间小,程序编制要精打细算,数据存放和处理受到很大限制;外部设备单一,像显示器只有黑白的,打印机只有针式的等等。而对于大多数计算机管理应用,最大的问题是早期的微型计算机不具备汉字处理能力。

早期计算机多用于科学计算,使用者都是科研工作者,汉字处理问题尚不突出。而一旦大量用于数据处理,尤其是企业数据管理,汉字的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问题马上提上日程。一开始只是程序员将计算机的一些提示转换为汉字显示,便于使用者理解,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于是,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单位纷纷开展了“汉化”工作。

从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 2312—80以来,相关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以仓颉输入法为借鉴,个人计算机上开始使用标准键盘的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法,是汉字输入法广为使用的开端;激光打印机的推出,使得汉字的输出有了质量保证。

处理汉字的解决方案在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软件方案,如CCDOS,不过因为这需要占用本来就有限的计算机资源,成本虽低但性能不高;硬件方案如联想汉卡,也结合了中国文字的上下文关联性等软件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两种方案都在纺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应用,满足了用户对于汉字处理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