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1000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摄关为什么敢号称“天子”,而天皇却要卑称“某院”?

9世纪后期,日本的社会政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天皇的地位逐渐形同虚设,朝廷的大权落入了贵族外戚手中。文德天皇统治时期(公元850—858年),作为天皇外戚的藤原家族权倾朝野,藤原良房位居太政大臣,他的外甥惟仁亲王被立为太子。公元858年8月,文德天皇去世,藤原良房拥立年仅9岁的惟仁亲王为清和天皇,自己则以太政大臣和外戚的双重身份,代为天皇摄理政务。按照惯例,天皇长大成人之后,藤原应将大权交还天皇。可是,清和天皇长大之后,藤原仍不肯交还实权,改以“关白”的名义继续代天皇总揽朝政。之后,藤原更是将“关白”与“摄政”定为常置官职,并规定“摄关”一职只能由藤原家族的人担任。

“摄关”把持政权这一时期,天皇的称号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称呼“天皇”之名,取而代之以“院”号。冷泉天皇以后,在位的天皇自称“院”,天皇在居所设立“院厅”,办理公私事务。而与之相反,“摄关”却十分嚣张,日本《台记》里记载藤原赖长就曾说过:“摄政即天子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摄关敢号称“天子”,而天皇却要卑称“某院”这种局面的出现?

政治力量的不平等其实往往与经济力量的不平等密切相关。在院政时期(1086—1192年)之前,土地的占有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农民从国家租用的班田,一般以6年为限;另一种则是朝廷分封给特权阶层的封田,这些封田在后来基本都成为世袭田。公元743年,日本朝廷开始施行《垦田永世私财法》。这一法令使得许多王公贵族驱使农民开垦荒野,然后再通过兼并等手段取得大量私有土地。由此,到10世纪前后,日本朝廷贵族拥有了大量的庄园,形成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朝廷显贵所拥有的庄园不用向国家交纳租税,也不受国家管制。

庄园经济的形成,使得“天下之地悉为一家之领,公领无立锥之地欤”(“一家”指摄关家,“公领”指皇室之领地)。摄关与天皇之间经济地位的悬殊也就造成了政治地位的不对等,从而出现了摄关敢号称“天子”,而天皇却要卑称“某院”的奇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