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产业承接能力与产业承接对策
1.产业承接能力研究
一个地区能否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在于本地的承接能力。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通过约束机制影响产业转移的实施与效果,研究各个地区的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能够为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移提供重要参考。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产业承接能力的因素而展开,研究内容包括对全国不同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的实证研究、对具体省份产业承接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及具体到某类产业不同地区承接能力的实证研究。
苏华、胡田田对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界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等条件下所具备的吸引接纳转移产业并能使其得以存续的产业吸引能力、产业选择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通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各个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承接能力差异明显且地区间呈现明显的板块分布特点[48]。
陈启斐根据新形势下产业承接的特点,从成本因素、市场化程度、产业设施配套能力、经济外向度、技术创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6个方面构建了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对皖江城市带内10个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差异性及其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归纳出产业承接评价“W模式”[49]。
马涛、李东、杨建华、翟相如针对地区产业分工差距的度量问题,设计出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成本因素、市场潜力因素、投资环境因素、产业配套能力、技术研发水平、经济效益因素6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各地区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全面比较[50]。
何龙斌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陕南产业承接力。从产业发展力、产业支撑力、产业选择力、产业吸引力4个方面建立了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承接能力的各个分力来看,陕南三市基本没有优势分力,4个分力的得分都只有西安的5%—6%,故提高陕南产业承接力必须从4个分力方面同时着手[51]。
刘川、宋晓明在阐述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机理与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产业承接载体、承接科技、承接成本和承接环境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西部18个省区市承接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整体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评价[52]。
2.产业承接对策研究
何龙斌认为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差、物流成本高、沿海省内产业转移政策的存在及因素制约了产业转移的推进,由此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区际转移的对策建议: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配套能力;要重视发展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国家应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统筹国内产业转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中西部地区环境与资源约束难题[53]。
谢丽霜认为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容易出现低端产业锁定、过度依赖资源、忽视技术创新、引进污染产业等问题,对这种潜在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西部地区应保持警惕并制定防范对策。主要包括5个方面:研究和认识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理性看待产业转移机遇;立足于特色,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竞争优势;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西部企业的产业链整合;充分利用局部优势,跳跃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把握好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推动节约型产业转移和转移产业的节约型发展[54]。
李达球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并提出了推进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规划,强化园区的载体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关政策;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转出地政府的互动,构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55]。
罗云毅、周汉麒认为我国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可能仍将主要发生在发达地区内部。从区域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西部地区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把工业经济的发展放在最基点上。争取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政策层面,政府部门应在积极制定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的同时,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中西部地区激励和动员自身发展的内在潜力上[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