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分析的方法,根据研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即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为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提供战略思路,并探讨有关的保障措施,为实际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现状分析→问题诊断→实证分析→经验借鉴→发展战略→保障措施。首先,以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理论基础,在详细描述西南沿边地区区域经济及其综合交通体系的事实与特征基础上,研判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其次,分别从经济增长和制造业集聚两大视角出发,运用2000—2016年西南沿边地区各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经济增长和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最后,在总结国内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

本书研究的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技术思路

二、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思路,本书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叙述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对涉及的关键概念,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南沿边地区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进行界定,包括内涵、特征和要素等,界定研究范围。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由第二章和第三章组成)。主要包括梳理归纳总结本书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从区域经济学、交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角度重点分析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理论、运输区位理论、通道经济理论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索这些理论在本项目中的具体运用,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西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综合交通体系的现实与特征,以及问题诊断(第四章)。运用相关年鉴等数据,剖析西南沿边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指出西南沿边地区存在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区域差异明显和社会维稳压力大的现状特征。从里程、网络密度、运量等指标动态分析西南沿边地区公路、铁路、水路、民航、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等发展事实,总结出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征。在深入了解发展事实和特征的基础上,从规模与结构、衔接与合作、与周边互联互通、布局服务与区域发展协调、政策机制体制等方面诊断阐述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问题和具体表现,为后文发展战略的提出提供现实基础。

第四部分:实证分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西南沿边地区的影响(由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增长、制造业集聚两个视角实证分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西南沿边地区的影响。其中,第五章从经济增长角度出发,构建考虑调节效应的面板模型,对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第六章从制造业集聚视角出发,提出研究假设,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和模型,对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论如下: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制造业集聚在空间布局上存在一致性,且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方式对西南沿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此外,还综合考虑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构建提供实践基础。

第五部分:国内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经验借鉴(第七章)。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西南沿边地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借鉴启示。

第六部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和实施保障措施(由第八章和第九章组成)。归纳总结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机遇,提出总体战略和细分战略,其中,细分战略分别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与城市交通等五个方面发展战略。为保障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分别从机制体制保障和政策(财税、金融、资源环境、科技创新等)保障两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第十章)。对全书进行总结,提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三、研究方法

1.归纳总结法

通过归纳梳理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沿边地区面临的区域发展战略、交通发展战略,对西南沿边地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机遇进行总结分析。根据西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事实,总结归纳出西南沿边地区现阶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将归纳总结分析方法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为研究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部分提供科学的依据。

2.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构建基本面板计量回归模型、考虑调节效应的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和考虑时间滞后效应的面板计量回归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选择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从制造业集聚视角和经济增长视角实证分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西南沿边地区的影响,分析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在空间布局上存在的一致性,不同类型交通、不同等级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并且引入市场化程度变量、人力资本、对外贸易等变量的作用。运用ArcGIS表征西南沿边地区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事实,采用区位熵来测量西南沿边地区产业集聚,以期客观地反映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和影响。

3.比较分析方法

本书将比较分析法贯穿全文。首先,对西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事实与特征进行纵向时间序列比较和横向各省(自治区)比较,进而诊断出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不同类型交通方式和不同等级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比较,验证西南沿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综合比较分析国内外发达国家、先进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先进经验,为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思路提供借鉴。

4.理论与实践结合

综合运用博弈论、系统论、网络论等原理,提出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战略及相关配套政策建议。本书将科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基于以下考虑: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各交通子系统存在竞争与协同的关系;③多样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交通网络布局更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分别提出了交通子系统发展战略,并从机制体制保障和政策(财税、金融、资源环境、科技创新等)保障两方面提出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