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研究](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12/35667612/b_35667612.jpg)
第四节 创新之处
本书的主要建树及创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本书选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南沿边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西南沿边地区属于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同时面临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沿边沿疆开放战略以及民族支持政策等多重叠加的发展战略机遇。紧扣西南沿边地区的西部性、边疆性和民族性剖析,发现了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具有西部沿边地区特性的典型问题,又面临着西南沿边地区所特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各交通子系统的战略机遇,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代表性。
(2)本书基于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问题、实证分析结果、战略机遇,以及国内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合西南沿边地区实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战略与细分战略,并从机制体制保障与政策保障两方面提出实施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3)本书从制造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两个视角,实证研究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西南沿边地区的影响,发现一些不同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研究结论,充分说明了西南沿边地区的特殊性。实证发现的不同类型交通运输方式、不同等级的交通基础设施对西南沿边地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为西南沿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总战略和细分战略构建以及配套政策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理论。
(4)本书综合构建了基本面板计量回归模型、考虑调节效应的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和考虑时间滞后效应的面板计量回归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来分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西南沿边地区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首次选择市场化程度作为调节变量,选择规模经济、投资率、对外贸易、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扩展了控制变量,丰富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理论研究方法,同时也增强了模型和研究结论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1) 由于西南沿边地区(广西、云南、西藏)的管道交通,目前仅云南有中缅油气管道刚开始运营,西藏管道客货运输量较小,故不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