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从古人的骨骸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很多时候,考古工作会遇到“死者”,考古学家是在跟“死者”打交道。譬如在古墓或者一些遗迹的发掘中,会遭遇被埋藏的尸体或是骷髅等骸骨,就像是在命案的现场。不过,这些“死者”通常只剩下了骨骼,而且往往残缺不全。只有在特别的埋藏环境下,例如经过有效防腐处置的尸体放置在干燥的墓室或墓穴当中,“死者”的毛发、皮肤等才会保存下来。
考古学者之所以想“侦探”这些骨骸,是因为每一块骨骼中都包含了“死者”生前的身份信息,——或者说,它们是“死者”的ID。这些骨骼也在考古学家与“死者”之间,搭建了跨越时空对话的桥梁。
考古学中专门对人类骨骼进行研究的学科,是从体质人类学中分化出的。当一座古墓地发掘之后,如果可能的话,体质人类学家会为每位“死者”建立一份档案,也可以称之为“体检表”,其中涵盖了有关该个体的各种信息。在这张体检表中,首先需要填写的是个体的性别和年龄。
小河墓地的女尸,隐含着逝者一生的信息。孙华摄
男性和女性颅骨、髋骨的差异(1为男性、2为女性),李法军供图
逝者的遗骸,只要保存有盆骨和颅骨,就可以鉴别出他(她)的性别。盆骨和颅骨是男女性别差异最为明显的地方,通过观察和测量,就可以鉴别出个体的性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
从人体测量学上来看,男性的骨盆通常高而窄,坐骨大切迹夹角比较小;女性的骨盆通常浅而宽,容量更大,坐骨大切迹夹角比较大,且常见耳前沟。男性的颅骨一般比较大且厚重,眉弓发达,乳突和枕外隆突均较发达;女性的颅骨较小,眉弓不发达,乳突和枕外隆突不发达。有时还需要结合下颌骨、胸骨、锁骨等其他性别差异比较明显的骨骼,辅助判断个体的性别。
死者的年龄一般不以骨骼的大小来判断。每个人的基因以及生活环境不同,生长和发育情况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一年龄的人骨骼大小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不同年龄的人骨骼也可能大小差不多。
牙齿是判断年龄最为可靠的依据。未成年的个体可根据其牙齿的萌出情况来判断年龄。至于成年个体,考古人员通常将其牙齿与该地区已知死亡年龄之人的牙齿样本的磨耗程度进行比对,可推算死者的年龄。此外,根据根牙本质的半透明性、牙骨质的生长线,也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个体的死亡年龄。
如果要通过骨骼鉴定年龄,最为可靠的方法是观察耻骨联合面的形态。从青年到老年,人类的耻骨联合面会由沟嵴交替变得平滑,甚至下凹。将需要鉴定个体的耻骨联合面,与各年龄段的耻骨联合面的模型进行比对,也可鉴定出个体的大致年龄。此外,颅顶骨缝的愈合情况、第四肋骨胸骨端的形态退化情况,也可用于辅助判断死者的年龄。
除了对骨骼进行直观的形态学观察,还可以通过对手指、手腕、肱骨头、股骨头、锁骨等进行放射影像观察,来测定青少年或成年个体的年龄。
通过对骨骼进行“体检”,还能够得知该个体生前所患的疾病,如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骨刺、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龋齿、牙周病等,这些都是考古中常见的古人所患的疾病。
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M392穿孔头骨
在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中,曾发现一具5000年前的颅骨,在其右侧顶骨靠后部有一个直径为31×25毫米的近圆形缺损。经考古学、人类学、医学专家的联合鉴定,该缺损应为人工开颅手术所致。专家根据其愈合情况判断,该个体在术后至少存活了两年以上,这也是目前中国最早开颅手术成功的案例。
类似的考古发现还有很多,在中国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河南等地,以及世界一些地方的史前墓葬中,都发现有头骨穿孔现象。考古学者研究认为,这应是古人通过开颅手术来治疗其头部创伤,或者为缓解因脑水肿、脑溢血而产生的颅内压力所致。不过,也有人认为,在颅骨上穿孔可能与某种奇特习俗有关。
通过人体骨骼,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有关该个体的身体信息,还能得知古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在新石器时代,不少地区都有改变头形和拔牙的习俗。头骨变形的习俗,主要见于华北地区和辽东半岛,表现为出土人骨的头骨枕部变扁,应是婴儿出生后长期仰卧枕于硬具之上所致。民俗学资料显示,不同时期世界各地都流行各自的“审美头形”,北美印第安人流行窄头,南美秘鲁的印加人则流行宽头。
拔牙的现象或习俗,则见于山东、江苏、广东、福建、台湾等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人骨显示,拔牙年龄通常在12岁以上,通常拔掉的是门齿、侧门齿、犬齿。考古学家结合民族学资料推测,这种风俗可能与成年仪式有关。
另外,体质人类学还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人口问题。考古学者通过分析墓地人骨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来考察当时社会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社会分工等。根据大量的人骨统计,考古学者推测,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平均寿命大多在30—50岁。
另外一个现象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墓地中,青少年女性和老年女性的骨骼一般多于同年龄段的男性骨骼,成年男性骨骼则多于成年女性骨骼。这可能是因为当时青少年女性受医疗卫生条件的制约,常死于难产或产后感染病,而成年男性因承担着较重的体力劳动和部落争斗的责任,死亡率也比较高。
分子生物学也加入了对考古发现的人骨的研究当中,这催生出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分子考古学。通过对不同地区人的体质特征和古DNA进行研究,可以考察古代人种的分布和迁徙情况。
如今,通过体质人类学、古DNA技术,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还可以对个体进行三维容貌复原。其中一个例子,是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北京石景山老山汉墓女墓主的颅骨所做的复原。这位女墓主人是西汉中期的燕国王后,年龄在30岁左右。通过容貌复原,我们对墓主人的社会身份、容貌和背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通过骨骼这个死者的ID,我们能了解的古人信息还有很多,而且可以预期,未来的新科技可以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