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章 分化
袁术与淮南军一直龟缩在寿春城中,企图用寿春的城高墙厚来阻挡徐州兵马的进攻。
哪怕是徐州将士送了只刻有袁术名字的王八进城,也只是激怒了袁术,而并不能让袁术失去理智杀出城外决战。
为此,徐州军大小将士,皆向王融、刘备请命,说要为国剿贼,强攻寿春。
“诸君不必急于一时。”
王融摆手。
“袁逆僭越称帝,早已人心背离。”
“九江郡内各城各县兵马,正惶惶不安,畏惧朝廷清算加罪,若能加以安抚,尽可传檄而定。”
他认为如今的袁术已经离心离德,大不如从前。
没有称帝前的袁术,可以利用袁氏的背景和平台,登高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强势僭越之后的袁术,袁氏的门生故吏中,一部分急着撇清关系,一部分铤而走险支持袁术。
“只要那些支持袁逆的门生故吏得知我朝廷大军已经包围寿春,他们便不会再做无畏的抵抗。”
“分而化之。”
王融已经制定了针对袁氏门生故吏的基本策略。
以朝廷的名义恩威并施,恩诱、威压。
刘备追问:“倘若有人仍旧执迷不悟,该当如何?”
王融道:“还能如何?归为反贼,一并诛灭。”
让那些幡然醒悟的袁氏门生,将功赎罪拿下那些执迷不悟者,徐州军只需要坐观成败就行。
当王融将自己的全盘计划托出时,众人听了,无不点头。
于是以寿春为中心,朝廷使者散向四面八方,往凤台、平阿、当涂、钟离、东成、全椒等城池飞马而去。
“朝廷此次南征剿贼,只诛首恶袁术,余者不论。”
“淮南九江等各地将士,切记不可助纣为虐。”
代表朝廷出使的身影抵达各地,四处传送檄文,号召九江兵马归顺朝廷。
一时间,本就无意追随袁术僭越之举的将士,当即投降。
那些还在观望的袁氏门生,也在此刻做出了选择,归顺朝廷。
尚有部分孤注一掷者选择顽强抵抗,驻守城中,比如当涂县守军。
他们想当从龙之臣想疯了,杀了使者,抗旨不尊。
消息传回寿春城外时,徐州军人人大怒。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铁律。”
“斩使便是不留余地,无需多说,踏平当涂即可。”
使者之死激起了全体徐州将士的怒火,最终,徐州军另遣朱桓、徐盛去攻当涂。
寿春城头上。
纪灵看到了徐州军两路兵马再往当涂方向赶,他连忙回去汇报袁术。
“禀报陛下,徐州军分出两路将士,沿着淮水前往当涂方向。”
对此,袁术摆摆手。
“不必担忧,当涂将士,尽为我袁氏心腹,必将力战。”
当涂的守军是袁氏的心腹兵马,忠心耿耿。
被围在城中的袁术并不知晓九江郡中,除了当涂之外,其余城池已经尽数投降。
直到次日,各地守军大将、县令的身影纷纷出现在寿春城外,喊话袁术放弃抵抗的时候。
袁术怒火冲天。
“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当年不是袁氏怜悯你们,你们能有今日?”
才吃饱饭多少天?就要背叛主子,掀翻饭桌?
“借着袁氏的平台,吃我袁氏的,用我袁氏的,而今还有脸来面见朕?”
袁术大骂城外的身影,都恬不知耻。
众皆羞愧,转身背对寿春。
城头上的袁术并不解气,还在那骂。
县令、守军将领被王融召回了寨中。
王融安抚他们,说不必为此感到羞愧。
“在袁逆僭越之前,在场诸君,哪个不是兢兢业业为袁氏计?”
“诸君与袁氏之间,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大家借了袁氏的势,难道袁氏就没有借用大家的势吗?融看未必。”
袁氏与它的门生故吏,就像是后世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老板花钱请了员工,员工为老板办事,双方已经两清,互不相欠。
你总不能拿两千的工资,让员工办两万的事情吧?
僭越称帝的袁术,要求九江郡内的袁氏门生继续为他效力。
这跟给员工两千工资的老板,要求员工们为他干走私贩卖杀头的买卖有什么区别?
“诸君欠袁氏的,已经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效力偿还了,方今已经两清。”
“而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诸君以前在九江是何职务,今后还是一样,不做调动。”
“再者,他袁公路代表得了袁氏,难道大将军袁本初就代表不了袁氏吗?”
王融代表朝廷,一锤定音,保留了面前这批选择归顺朝廷的袁氏门生的利益。
你们没有背离袁氏,只是从袁术手底下,转到了袁绍手底下而已。
不算背信弃义,还在遵守时代规则。
王融耐心地开导着众人。
众皆大喜,纷纷高呼愿为朝廷效力。
按照王融的吩咐,他们回到了各自的城池中,抽调城中府库的粮草,运往寿春,支持大军征伐袁逆。
徐州军用着袁氏的粮草,围困着寿春城。
当城中的袁术得知这一切后,气得当场吐血,身形踉跄站立不稳,跌倒在地。
“陛下!”
左右众人急忙上前扶起袁术。
袁术捶胸顿足,直呼那些门生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全是背主投敌的腌臜玩意。
“枉我袁氏苦心孤诣栽培他们、提携他们,到头来却是这般结果。”
“朕不甘,实为不甘呐!”
如果怒气可以杀人,袁术已经屠了九江郡袁氏门生千万遍了。
“陛下,不好了!”
此时纪灵跑过来向袁术汇报。
“先生说肥水的河面一降再降,肯定是徐州军在上游筑起了堤坝,他们要水淹寿春。”
纪灵刚才在巡城的时候,阎象跑过来找见纪灵,说了肥水河面之事。
肥水是寿春城外的一条大河,汇入淮水。
大汉的九成以上城池,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水是生存的根基。
“水淹寿春?”
包括袁术在内,所有人都慌了。
大水冲刷寿春,城中军民必受灾难,如何是好?
“报,陛下,阎象求见,说有破局之策!”
又一道声音响起。
由于阎象反对袁术称帝,不受待见,每每要见袁术,都需通报。
“好,请他进来。”
袁术此时又慌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