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5章 玉玺

少顷。

阎象被带进了大殿里。

“主公。”

自始自终,阎象都只称袁术为主公,从未喊过陛下。

这话一出,袁术心中愤怒,但为了阎象的破局之策,他忍了又忍。

“你不是说有破局之策吗?还不速速道来?”

袁术催促阎象。

阎象拱手解释:“请主公退下帝位......”

“住口!”

袁术怒斥阎象,说此事绝不可能,“朕是仲氏的皇帝,岂能出尔反尔?”

哪有当了皇帝后又自己退位的?

袁术不干这事。

“那便请主公让出玉玺,献于城外兵马。”

阎象叹气道。

“玉玺向来为帝王所持,城外那些身影,谁有资格承受帝国重器?”

袁术挥挥手,说玉玺就该掌控在像他这样的君主手中。

“主公,献出玉玺,可破当下局势。”

阎象表示,袁术要么退位,要么交出玉玺。

“你这是在逼着朕做出选择?”

袁术怒问。

而阎象则是摇头:“非也,象所思所想,皆是在考虑寿春满城军民,非主公一人。”

大水无情,无论军民,城中定将生灵涂炭。

可阎象这样的说话方式,不讨人喜。

拥戴袁术称帝的一些大臣,相继训斥阎象。

说些什么为人臣子,却如此如此无礼之类的话。

阎象充耳不闻,自顾自说着心里话。

“主公献出玉玺,提出请求,请求徐州军准许寿春城中的百姓尽数迁到城外避水。”

“趁此混乱之际,找人假扮主公,站在城头上吸引徐州军注意。”

“主公好扮成平民,出了寿春,往北去寻大将军......”

话没说完。

“够了!”

袁术震怒不已,他袁术出门什么时候不是风风光光?要求他一代天子扮成平民?

更过分的是,还要求袁术去投奔庶出子袁绍?

这无疑都是在挑战着袁术的底线。

未等袁术发话,就有人质问阎象。

“徐州军必然会检查出城民众,藏在其中,怎会不被发现?”

面对质问,阎象郑重回答。

“分批出去,每天送走一批民众,前几天,主公亲自登城送民,随便他们检查,以减轻徐州军的戒备。”

“待过了五日,主公便......”

“闭嘴!”

袁术又打断了阎象的话。

“朕绝不投袁绍。”

他向来看不起袁绍,要袁术委身于袁绍麾下,必杀了他还难受。

“主公。”

阎象还是耐着性子向袁术解释。

“主公此前的种种举动,已经使得九江将士离心离德,留在淮南无益。”

“不如往北,与大将军合作,再伺机寻找机会,取而代之。”

“河北四州之地,多得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需知主公您才是袁氏的嫡子呀!”

阎象这般说道。

袁术沉默了许久,他总算从阎象嘴里听到了一句颇为满意的话。

是啊,他袁术才是袁氏真正的嫡子。

等到了冀州,寻找机会取缔了袁绍,袁术又能东山再起,挥剑南下报仇了。

这样一想,似乎也还行?

于是袁术的脸色缓和不少,他重新扬起了笑脸,要和阎象好好商议破局之策。

“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

寿春城外。

王融的确安排了蒋钦去肥水上游筑起堤坝,准备来一招水淹寿春。

汉末三国最常用的谋略便是水淹、火烧。

水淹七军、水淹下邳、水淹邺城、火烧乌巢、火烧赤壁、火烧夷陵、火烧上方谷等等。

经过王融的巡视,他选择了水淹一策。

“躲起来就有用了吗?”

王融冷笑。

关于水淹寿春一策,一开始刘备多有不忍,曾请求王融另寻他策。

寿春民众都是无辜的。

只是王融把将士们每日需要消耗的粮草资源数目一一列举出来,问刘备能不能解决后勤的时候。

“雪山崩塌,哪片雪花是无辜的?”

王融反问。

刘备终于沉默了。

三军将士每一日的吃喝拉撒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刘备维持不了。

能够资粮的,都是徐州有田有地的大族门阀、豪强,刘备空有皇叔身份,却无皇叔实力。

“报!”

这时候,有哨骑飞马而来。

“寿春城中出来一名使者。”

使者很快就被带到了王融和刘备面前。

他将袁术的打算告知两人。

“交出传国玉玺,换取寿春百姓出城避水?”

王融皱眉。

他可不认为袁术有这么好心,世家门阀子弟,怎会理睬寻常百姓的死活呢?

王融本身就是门阀,他也知道门阀眼中,百姓就像是圈养起来的牲畜那样,世家子弟掌控着麾下佃户的生杀予夺。

又像是韭菜,割了又生,生了又割,无时无刻不在汲取。

“正是。”

使者回答,说袁术忧虑寿春民众,不忍看到民众葬身大水之下的场景。

刘备愣住了。

这不是他认识的袁术,袁术并不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善良之徒,更不会以民为重。

“好,公路迷途知返,还算是有些良心。”

王融同意了,让使者回去告诉袁术,说只要传国玉玺交出来,徐州军便放任寿春百姓出城而去,绝不阻拦。

“唯。”

使者喜而回去。

刘备劝说王融:“先生,袁公路绝不是以民为本之人,当中有诈。”

高高在上,站在云端里的袁氏嫡子,怎么可能体恤得到民生多艰?更不谈为民做主了。

“不错,袁公路绝不是那样的人。”

王融笑了笑。

“他无非是想借百姓的掩护,逃出城外活命而已。”

他猜到了袁术的计划。

“为之奈何?”

刘备问王融。

“玄德勿虑,融自有应对之策,先把传国玉玺迎回朝廷再说。”

王融点头。

徐州朝廷有天子、有玉玺,那就再正统不过了,不会再有人敢效仿袁术僭越称帝。

次日。

寿春城的北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行身影。

阎象手持玉玺,站在队伍前方,一步一步踏进了徐州军的营寨里。

“传国玉玺在此。”

当着全体徐州军的面,阎象恭恭敬敬地将传国玉玺递了出去。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刘备作为大汉皇叔、前将军、徐州牧,正式接下了玉玺,并将玉玺放在提前准备好的盒子里。

“来人,即刻启程,将大汉重器传回下邳,交给陛下!”

王融大喝,喊来董袭,由董袭率军护送传国玉玺。

就这样,传国玉玺被带走了。

“玉玺已经归还,徐州军是否可以兑现承诺了?”

阎象询问王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