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盛行的“赋诗言志”现象极大抬高了《诗经》文化的社会地位,礼乐教育则提升了上层士人的《诗经》学素养,直接推动了它的经典化进程,而“断章取义”之类的《诗经》传播现象使得《诗经》的文字意义得以凸显。小学源于经学,经学源于上古时期的社会生活。所以在考察《诗经》小学渊源的时候,就必须深入探讨春秋时期《诗经》学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