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画式地图
相比之下,沧源(中国云南省)的崖壁画看起来更符合我们对于图画式地图的定义。[17]它的年代为公元前一千纪。乍看之下,沧源崖壁画与波耶尔岩画没有什么不同,这里也有大量的动物(狗和猪)、人和建筑,均表现轮廓。这里出现的建筑是一些小屋,有十多个,每个都由干栏支撑,具有当地传统建筑的特点。画面中间有一个单线条围成的区域,略呈椭圆形,七条或长或短的线条,分布在这个椭圆的周围或上方。所有的小屋都在这个闭合区域内。这种排列方式无可置疑地表明,椭圆形代表村庄的边界或栅栏,小路或干道从这里延伸出去。动物和人则沿着这些道路向村庄方向行进。[18]特别有意思的是,小屋都是沿着村庄边的栅栏分布的,小屋的干栏全都与闭合区的边缘相连,这样远处处于闭合区边缘的小屋只能颠倒过来画,这一做法符合拓扑学的要求。[19]因此,沧源崖壁画与波耶尔岩画不同,它的空间关系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整个构图似乎并不是随意叠加的,从那些整齐相交的主要线条就可以发现它们在构图上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更有把握地断言,沧源岩画就是一幅(图画式)地图。

图1.3 青铜时代晚期的村落景象
这幅岩画位于米努辛斯克(Minusinsk)的波耶尔山脊(Boyar Ridge),在朝南的岩面刻出一个岩画带。岩画中描绘的唯一景观元素是建筑(长方形木屋,或圆形或圆锥形的蒙古包),都只画出外轮廓。展示在这里的部分岩画(是波耶尔大岩画右边的三分之二)形成一个连续的岩画带。虽然岩画给人的印象是存在某种空间视角,但很难确定作者有意采用过透视画法,也很难确定绘画者认为岩画带最上层、位于岩面的图形是否在远处。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岩画外是否会有一圈线条表示闭合区域的存在。画面中没有自然地物。而且,单个图形十分分散,因此,并不能确定这一组岩画是多次制作还是一次完成的。
原画尺寸:约1.5×9.8米。引自M.A.Devlet,Bal'shaya Bayarskaya pisanitsa / Rock Engravings in the Middle Yenisei Basin (Moscow:Nauka,1976),fig.Ⅵ。

图1.4 一处史前晚期村落的图画式地图
这幅图画式地图出自中国云南省沧源县,系用红色绘制于一处悬崖正面。图中的小屋下方有支撑的干栏,村庄围栏或边界周边的事物十分清晰地体现了拓扑学的邻近原则。道路通向村庄。一处或两处大型的房子处于围栏内空地的中心。1965年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其他9组象形文字。
原画尺寸:约175×310厘米。引自汪宁生《云南沧源壁画的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