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05 05:30:08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序言
前言
第1章 分享经济理论的问题意识
1.1 分享经济利益论的议题设置
1.1.1 如何提出利益问题:回到李嘉图
1.1.2 如何解析利益问题:技术、制度与均衡
1.1.3 对利益分析方法的两大改进
1.2 技术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综合
1.2.2 关于制度的技术经济学思考
1.2.3 内生技术的政治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
1.3 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1.3.1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1.3.2 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综合
1.4 新垄断竞争政治经济学体系
1.4.1 斯密经济学与其余部分经济学
1.4.2 新均衡理论应是垄断竞争均衡理论
1.4.3 内生技术的新垄断竞争均衡政治经济学
第2章 使用的价值:新政治经济学的财富论
2.1 分享经济的价值论
2.1.1 古典价值论:价值先于权利
2.1.2 马克思与蒲鲁东关于商品二重性的论争
2.1.3 使用价值:“按使用收费”的价值基础
2.1.4 以使用价值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
2.1.5 小结:分享经济的价值论
2.2 分享经济的产权论
2.2.1 从权利看价值
2.2.2 拥有与使用两权分离
2.2.3 分享使用:专有与专用的解体
第3章 租值:古典经济学均衡原理
3.1 以使用为中心的均衡
3.1.1 租值作为均衡核心的思想脉络
3.1.2 租值:内生利益看使用
3.1.3 同质租值与异质租值
3.1.4 垄断与来自利益的竞争约束
3.2 新制度经济学的均衡论:租值理论
3.2.1 以租代买:中国与欧洲的历史经验
3.2.2 租的经济学:霍布森的遗产
3.2.3 从租到租值
3.2.4 租值聚散
3.2.5 租佃制的均衡逻辑
3.2.6 借鉴与重释
3.3 政治经济学的均衡论:转形理论
3.3.1 作为均衡论的转形问题
3.3.2 中性的租值与非中性的分配
3.3.3 以垄断竞争论解释转形
3.3.4 分享经济的政治经济学
3.4 互联网分享经济的均衡论
3.4.1 作为利益合约的产权及交易费用
3.4.2 新垄断竞争与增值意义上的租值
3.4.3 “无限的租”模型
3.4.4 租佃分成制经济的否定之否定
第4章 双层规划:新垄断竞争经济学均衡模型
4.1 通过双层规划在均衡水平内生利益相互作用
4.1.1 双层规划理论综述
4.1.2 将分蛋糕与做蛋糕置于同一框架
4.1.3 以新定义租值作为统一均衡框架的核心
4.1.4 配置论与利益论的新综合
4.1.5 对双层规划的制度解释
4.2 双层规划的模型框架
4.2.1 一般双层规划模型的数学形式
4.2.2 分享经济的交换关系:协同消费
4.2.3 分享经济的生产关系:分成制
4.3 “平台-增值应用”模式的分成制双层规划数学模型
4.3.1 建模思路
4.3.2 分成模型示例
4.3.3 分享经济建模
4.4 博弈:斯坦克尔伯格均衡和古诺均衡
4.4.1 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4.4.2 比较斯坦克尔伯格均衡与古诺均衡
4.4.3 内生N值的斯坦克尔伯格均衡
4.4.4 双层规划求解
4.4.5 作为新综合均衡模型框架的双层规划
第5章 分享经济的福利经济原理
5.1 基于新价值论的福利经济学
5.1.1 能力模型:效用-价值双层福利
5.1.2 分享经济的福利效果
5.2 “公平-效率”互补机制
5.2.1 比公平更加公平的效率
5.2.2 比效率更有效率的公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