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物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概述
纵观国内外金融发展史,金融的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最新技术的驱动和迭代。2017年被称为金融科技元年,物联网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必将促进互联网金融向普惠金融发展。
在传统金融领域,不动产抵押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之一,然而在物联网金融业态下,动产融资必将蓬勃发展。由于物联网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库存、销售等“动态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捕捉,从而将轻资产企业的“不动产”转为“动产”,以此为银行的授信提供依据。
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物联网金融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物联网终端将会有32.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13年到2020年,最终到达250亿”。不难想象,如此众多的物联网终端,必将对所有产业(当然包括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2013年有25%的传感器被使用在金融服务上,到2020年将会有50%。总体来说,传感器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预计会增长很快。
金融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到的数据,可直接嵌入其传统的业务之中,并利用业务优势,将数据价值进行变现,从而使金融数据更有价值,数据变现更加可行。金融机构借助物联网采集的数据更加具有价值,不仅包含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能了解个人的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具有直接的商业价值;而表计、环保等行业采集到的数据,属于公共事业数据,表计数据仅仅反映了水电使用量,环保数据中包含有大量社会因素,商业利用价值较小。相对而言,金融数据具有可交易性,数据变现更有潜力。金融数据作为一种可交易的商业数据,不仅可以自己分析利用数据价值,还可以进行交易变现;而表计、环保等行业采集到的公共事业数据,不具有交易属性,相关公司只能将数据自用,无法实现交易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