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管激励、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本书基本结构

本书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规范研究、理论推演、实证研究相结合,划分为五个环节,即文献综述、理论探讨、系统设计、实证研究、成果总结。首先研究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别以高管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1)文献综述阶段。分别从管理学激励理论与经济学激励理论对涉及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问题进行综述;从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剖析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影响、基于高管激励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激励理论的综述评价。

(2)理论探讨阶段。在对相关理论与实证综评的基础上,基于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概念的科学界定,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的组合进行机理分析,然后分别探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人员的两种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对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投入相关概念的科学界定,对高管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述评。具体包括:高级管理层、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创新和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以及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3)系统设计阶段。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构建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并分别将高管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两种激励组合方式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影响的模型。

(4)实证研究阶段。针对激励组合中的不同激励方式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陕西上市公司中样本企业的高级管理层的物质激励方式对绩效影响进行统计性实证分析;其次,对样本企业中高级管理层的非物质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进行统计性实证分析;最后,将高管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两种激励方式分别作为调节变量,验证实施高管激励是否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5)成果总结阶段。通过对陕西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方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等相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书试图对陕西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不同的激励方式提出政策性建议,并基于高管激励的正向调节作用,提出提升企业绩效水平的相关建议。最后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剖析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沿,提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书的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基本结构


(1)李垣,张完定.管理者激励组合的理论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2(3):26-30.

(2)贺家铁.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组合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1.